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右侧登录口登录后,可浏览全文
2025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挪威、西班牙、爱尔兰、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陆续加入这一行列。截至目前,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57个承认巴勒斯坦为独立国家。这一趋势被视为国际社会对“两国方案”的重新支持,也被看作是以色列在外交上日益孤立的表现。然而,尽管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数量不断上升,现实中的巴勒斯坦仍远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权独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对此回应称,这种承认是“对恐怖组织的奖励”,并断言:“巴勒斯坦国不会建立。”事实上,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大部分地区仍处于以色列的实际控制之下,领土支离破碎,人民生活困苦。那么,这场“承认潮”究竟是历史转折点,还只是象征性表态?巴勒斯坦要真正建国,又面临哪些障碍?一、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历史由来。巴勒斯坦的国际承认并非从今天开始。早在1988年,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就宣布成立巴勒斯坦国,并将耶路撒冷定为首都。此后,超过80个亚非拉国家迅速予以承认,奠定了其初步的国际地位。201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授予巴勒斯坦“非会员观察员国”地位。这一决定意味着,巴勒斯坦可以在国际刑事法院等国际机构中提起诉讼,追究战争罪责任,也可以加入更多国际公约。2024年以来,新一轮承认浪潮兴起。欧洲国家率先行动:挪威、西班牙、爱尔兰成为首批正式承认的西欧国家。随后,法国、英国也相继表态,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阵营在该问题上的沉默。这些国家的承认,不仅是道义表态,也具有实际影响:增强了巴勒斯坦在国际司法机构中的法律地位;推动更多国际组织考虑接纳巴勒斯坦;向以色列传递明确信号:长期占领无法被无限期接受。但必须看到,国际承认并不等于实际控制。一个国家的存在,不仅需要外交认可,还需要领土、政府、人口和主权能力。而这些,正是当前巴勒斯坦最缺乏的。二、为什么西方国家现在转向?过去几十年,美国及其盟友在巴以问题上态度谨慎,避免单方面承认巴勒斯坦国。但2024至2025年,部分西方国家改变立场,背后有多重现实原因……
2025-09-26
9月19日晚,中美两国领导人进行了第三次直接通话,交谈持续了2小时45分钟,比原定时间提前一小时开始。无论是通话时长,还是双方通稿中“坦诚深入、务实积极、建设性强”这样的措辞,都说明这次对话非同寻常。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调整期,这次通话,可以看作是未来十年两国互动走向的一次重要风向标。TikTok问题成焦点,背后是数字主权之争……
2025-09-21
中美在马德里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美国原本打算故技重施——一手挥舞制裁大棒,一手端着讨饭碗,妄图以“虚空造牌、坐地起价、吃拿卡要”的祖传手段,站着把便宜占了。结果呢?两天谈判结束,美国财长贝森特灰头土脸走出会议室,连一句体面说辞都拿不出来。唯一对外放风的,是抱怨中方提出“激进要求”,美方“不能牺牲国家安全”。言下之意,他委屈了。可笑。按特朗普政府好大喜功的尿性,但凡捞到一丁点好处,早就敲锣打鼓、全球直播了。如今闭口不谈成果,只能说明一件事……
2025-09-16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欧美深陷乌克兰泥潭,能源危机、军备耗尽、财政吃紧。很多人当时都在问:这是不是我们收复台湾的天赐良机?为什么我们没动?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很久。表面上看,那确实是窗口期:欧美制裁俄罗斯自损八百,再对中国动手,经济可能直接崩盘;中东虎视眈眈,伊朗、土耳其若趁乱扩张,欧美东西两线应接不暇;国内疫情封控导致经济承压,社会情绪需要新焦点,统一大业既能凝聚人心,又能刺激军工、基建等产业;更何况,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法理正当性远超俄乌冲突,国际制裁压力小得多。按常理推演,此时动手,代价最小,阻力最低。可我们没动。很长一段时间,我只能用“以我为主,不依赖外势”来安慰自己:中国实力足够,不必趁乱而动,等准备更充分时再收,成本更低。但直到近年六代机亮相、9.3阅兵大批新装备“下饺子”,我才真正明白——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把台湾当成终点,而是当作撬动整个战略格局的支点。一、留着台湾,才能名正言顺地“扩军”设想一下:如果中国今天已经统一,没有了“国家未完成统一”这个理由,我们还在疯狂造航母、搞六代机、批量下水万吨大驱,周边国家会怎么想?日本、越南、菲律宾、印度会立刻警觉:你打谁?是不是要收拾我们?它们会迅速抱团,甚至主动邀请美军重返亚太,形成围堵联盟。美国更会借机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把所有军事动作都定义为“霸权扩张”。但有了台湾……
有人问,以色列接连空袭多哈、贝鲁特、大马士革,甚至威胁突尼斯,连美国盟友卡塔尔都照炸不误,那些海湾“王爷们”会不会因此倒向中国,寻求庇护?这种想法既天真,也错判了国际政治的本质。这世界从不存在非黑即白的阵营选择。有的只是利益计算、生存策略和谁更敢掀桌子。即便以色列把多哈炸成废墟,海湾国家又能如何?它们不会集体转向中国,更不会公开挑战美国。原因很简单:这些政权的合法性建立在两点上——一是与美国的安全绑定,二是对内维持稳定。一旦公开倒向东方,等于同时挑战华盛顿和国内亲美势力,政权风险远大于外部威胁。更何况,这些国家早已习惯“花钱买安全”的模式。他们不指望自己打仗,只求在危机时有人出面调解、提供武器、兜底局势。至于被以色列打了怎么办?答案是忍。因为反抗的成本太高,而忍耐的代价尚可承受。你不能指望一群靠石油美元维系统治的君主国突然觉醒“民族血性”。它们的第一要务是保住王位,不是捍卫尊严。中国或俄罗斯会为了卡塔尔或伊朗亲自下场吗?……
202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