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印度在中东的布局接连受挫


2025年09月21日 
 

最近印度媒体又开始吹了,说要增购114架法国“阵风”战斗机,还宣称“阵风F4比中国的歼-35A更强”。这种话在国际上听起来有点搞笑,毕竟连“阵风”能不能打赢中国的歼-10C都存疑,更别说挑战更先进的歼-35。

但印度国内不少人还沉浸在“空中无敌”的幻想里,好像买了几架外国战机就能改变区域格局。

可现实很快打了脸。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宣布要在9月29日前取消对印度在伊朗恰巴哈尔港项目的制裁豁免。这意味着,印度在中东最重要的地缘战略项目之一,又要搁浅了。

这已经是短短几天内,印度在中东遭遇的第二次重大打击。

沙特和巴基斯坦结盟,印度的“香料之路”泡汤

第一个打击是沙特和巴基斯坦签署《共同防御协议》。印度一直梦想搞一个“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也就是所谓的“香料之路”——从印度走海路,经沙特、以色列,再进入地中海,打通欧亚物流通道。

这条路线是2023年拜登和莫迪一起画的大饼,说是能“改变21世纪游戏规则”。但现在沙特和巴基斯坦成了军事同盟,印度想借道以色列的计划基本没戏了。

第二个打击就是美国取消对恰巴哈尔港的豁免。

恰巴哈尔港对印度有多重要?

印度一直想绕开巴基斯坦,建立一条通往中亚和俄罗斯的陆海联运通道。传统路线是从孟买出发,走亚丁湾、苏伊士运河,再北上到俄罗斯,路程远、耗时长、风险高。

而新路线是:从孟买到伊朗的恰巴哈尔港,再通过铁路进入阿富汗、中亚,最终抵达俄罗斯。反过来,俄罗斯的能源也能通过这条线运到印度,省时省力,成本更低。

这条通道不仅有经济价值,还有战略意义——能让印度在中亚和中东扩大影响力。

但恰巴哈尔港本身是个小港,基础设施差,吞吐能力有限。要让它发挥作用,必须大规模投资建设。

印度自己耽误了二十年

早在1999年,印度、俄罗斯、伊朗就讨论过这条线路。2000年普京上台后,三方还签了备忘录。但印度想省钱,一直拖着不开工,想让伊朗和俄罗斯出钱。

结果俄罗斯不急——当时它和欧洲关系好,能源不愁卖;伊朗也不急——它重点发展的是波斯湾内的阿巴斯港,只有在阿巴斯被封锁时,湾外的恰巴哈尔才重要。

印度就这么等啊等,一直拖到2006年才决定自己掏钱开发港口。

可刚准备动手,西方因伊朗核问题对伊实施制裁,印度又怂了,项目再次停滞。

这一停就是近十年。直到2015年,印度才重新启动计划。

可这时候中国已经动了——2013年,中国拿到巴基斯坦瓜达尔港43年的运营权;2015年,中国正式接管瓜达尔港。

瓜达尔港和恰巴哈尔港直线距离才172公里,几乎是面对面的竞争关系。印度本来有先机,结果自己磨蹭,让中国抢了先。

抄作业也抄不明白

印度一看中国动了,赶紧跟风。2016年莫迪访问伊朗,签了恰巴哈尔港合作备忘录;2018年两国正式签署开发协议,印度出5亿美元,建两个码头,租期10年。

但印度的“基建能力”实在拉胯。说好建两个600米的码头,6年过去了还没搞定,钱倒是花出去十几亿美元。

而同一时期,瓜达尔港已经建成3个5万吨级码头,后方堆场14万平方米,新国际机场今年1月也建成了,海水淡化厂开工,自由区二期也在推进。

一个在拼命建设,一个在原地打转,差距一眼就能看出来。

伊朗急了,2024年5月又催印度加快进度,双方再签了个10年协议。印度媒体立刻宣布“重大突破”,国内一些自媒体也跟着起哄,说“印度终于打通国际南北走廊”。

可实际上,码头还是没建好,进度没本质变化。外界甚至怀疑,是不是有人在项目里捞钱,所以故意拖着。

美国翻脸,印度彻底被动

更倒霉的是,美国现在把豁免取消了。2018年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协议后,印度靠“对华战略需要”拿到了豁免。但现在美国不认了。

如果印度继续和伊朗合作,可能面临美国金融制裁,甚至被踢出美元结算体系。印度根本扛不住这种压力。

有人问:伊朗为什么不找中国来建恰巴哈尔港?

不是没找。伊朗已经把恰巴哈尔的核电站项目给了中国。但港口建设方面,中国不会去碰——因为瓜达尔港已经是重点,两个港口离得太近,搞重复建设没意义。而且两国是竞争关系,中国没必要两边下注。

伊朗找不到其他有基建能力的国家,只能继续和印度耗着。

根子在印度自己

从2006年算起,快20年过去了,恰巴哈尔港还是个半拉子工程。问题不在外部,而在印度自己:

  • 想省钱:一开始想让别人出钱,结果没人接盘;
  • 怕风险:一有制裁就退缩,不敢坚持;
  • 效率低:真动工了又拖拖拉拉,花钱多、进度慢;
  • 战略短视:总想投机取巧,不愿下苦功夫。

西方讲“从实力出发”,印度有这个实力跟美国谈条件吗?没有。

靠着媒体吹牛、靠“我们赢了”的口号,能变成真正的大国吗?不能。

现在恰巴哈尔港项目基本停滞,印度在中东的战略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即便莫迪再求美国给豁免,代价也会非常高。

就算项目重启,以印度的效率,2025年能不能建成都是个问题,更别说2125年了。

回顾几十年,印度一直如此:
野心不小,行动不行;
口号震天,落地稀烂。
典型的——
一颗帝国的心,一条殖民地的命



已有1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英国为啥敢在巴以问题上跟美国唱反调?
下一篇:特朗普的这通电话,说明美国态度变了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