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2025年10月4日,高市早苗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击败小泉进次郎,成为新任党首。按惯例,她将出任日本首相。
但这事还没完全定。
因为日本首相要由国会投票决定,而目前自民党加上盟友公明党,也没有控制国会多数席位。更麻烦的是,公明党不支持高市早苗。
公明党主张和平主义,和高市早苗这种强硬保守派路线不合。如果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高市早苗就得找别的盟友,否则组不了政府。
她现在有两条路:要么说服公明党留下,要么拉上其他政党一起干。能不能成,得看她有没有这个本事。
高市早苗能不能干下去,关键不是外交,而是经济。
她的经济思路很明确:继续搞“安倍经济学”那一套——政府借钱投资,扩大财政支出,靠量化宽松刺激经济。
但她面对的现实是:
日本是个出口型国家,经济好坏全看海外市场。而现在最大的市场美国,在特朗普政策下搞贸易保护,到处加关税,不让外国货进来。
日本东西卖不出去,经济就卡住了。今年连德国的出口都超过日本了,这是几十年头一回。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要么换赛道,找新市场;要么跟美国硬刚,逼它放开进口。
但这两个方向都不现实:
可这等于否定了战后日本的政治根基。自民党那些大人物、财阀家族,都是在这个体系里起家的。她要是真这么干,等于掀自己人的桌子。
所以,她只能继续抱紧美国大腿。
结果就是:经济困局无解。
高市早苗说,要把政府投资重点放在军工和高科技产业,比如半导体。
理论上,如果修宪成功,让自卫队正常化,军工业就能放开手脚干,带动制造业复苏。
但问题是:
日本军工几十年来只给自卫队供货,规模小、产能低,完全是“小作坊”模式。连自家装备更新都供不上,更别说参与国际竞争。
现在韩国军工已经撑起了北约的弹药供应,靠这个在国际上有话语权。日本想追,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政府投的钱最后很可能落到几大军工财阀手里,变成他们的利润,老百姓捞不到多少好处。
她这套计划,听着像振兴经济,实际可能是给财阀送钱。
过去30年,日本一直通缩,政府拼命想搞出通胀都做不到。现在通胀终于来了,可经济没起来。
为什么?
主要是疫情后全球供应链断裂,原材料贵了,东西自然涨价。这和日本国内经济好不好没关系。
但高市早苗还要加大政府投资,继续印钱花钱——这只会让通胀更严重。
她还打算把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越南、泰国。可这些地方的产能也不稳定,转移过程本身就会推高成本。
结果就是:
一边是量化宽松带来的货币通胀,一边是供应链调整带来的成本通胀。两头夹击,物价只会涨得更快。
她既不敢得罪财阀去强行控价,也没能力重建高效的生产体系。
通胀问题,她只能看着,没法解决。
很多人担心她反华,会上台后搞事。
但日本政客历来是“台上喊得凶,台下干活软”。
你看石破茂,上台前跑去台湾,说什么“太平洋小北约”,结果上台后被国内舆论骂成“对华投降派”。
高市早苗大概率也一样。
她肯定会继续参拜靖国神社、炒作中国威胁论、配合美国围堵中国,这些都是标准动作。
但真要她独立做决策?不可能。
日本的安全、经济、外交,全都绑在美国身上。她再强硬,也得听美国的。
所谓“右转”,更多是表演给国内保守派看的。
实际政策,还是唯美国马首是瞻。
有人说是“女性胜利”,其实完全不是。
高市早苗虽然是女性,但她反对夫妻不同姓、反对LGBT权益、主张严格限制移民,是典型的保守派。
她在性别议题上的立场,比很多男性议员还右。
一个女性身份,掩盖不了她反进步的本质。
而且,自民党总裁是党内议员选的,不是全体日本人投票选的。
她赢,只说明她在自民党议员中有足够支持,不代表她代表民意。
说白了,她不是各方妥协的结果,也不是共识人选,而是程序上走出来的赢家。
高市早苗上台,解决不了日本的根本问题。
经济上,她没能力打破对美依赖,也没办法重建产业优势;
外交上,她必须跟着美国走,不敢越雷池一步;
社会上,她代表的是保守势力,不是变革力量。
她能做的,就是在老路上继续借钱、花钱、喊口号,尽量拖时间。
前任石破茂是因为选举输了下台,她是主动跳出来接这个烂摊子。
说好听点是担当,说难听点,可能也是被人推出来背锅的。
日本的问题,不是换个首相就能解决的。
需要的是彻底改革,可自民党没人敢动这个念头。
所以,不管是谁当首相,结局都差不多——撑一天是一天。
高市早苗的任期能有多长,就看这个锅还能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