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人到中年,总会遇到那么几个瞬间,觉得天要塌了。
可能是银行卡余额比手机电量还低,可能是家人躺在病床上等你拿主意,也可能是你熬了半生拼下的东西,一夜间被人轻描淡写地拿走。那一刻,胸口像压了块石头,喘不上气,脑子里反复回响一句话:“这关,我过不去了。”
可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当时觉得“非守住不可”的东西,几年后再回头看,早已不是那么回事?甚至有些,连名字都记不清了。
时间,是最沉默的裁判。
古时候有个传说,所罗门王向智者求一件信物,要能在他狂喜时提醒他冷静,在他绝望时给他一点光亮。后来他收到一枚戒指,上面刻着一行字:“这一切终将过去。”
这句话不响亮,不热血,甚至有点冷。但它像一把钝刀,慢慢割开我们心头的执念。
年轻时不懂这句话。那时候穷,但敢输。睡过桥洞,蹭过朋友沙发,被房东赶出门也不觉得是大事。为什么?因为没得失心。明天再难,也不过是今天翻个身,反正一无所有,哪都是往前走。
可人一旦有了点家底,有了身份、地位、别人眼里的“成功”,就开始怕了。怕跌下来,怕丢脸,怕让父母失望,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于是,心里悄悄立起一道道“绝不能失守的防线”。哪一道破了,就觉得人生完了。
前阵子听说一个同行,四十出头,技术顶尖,年薪百万,结果被一段婚恋骗局拖到抑郁住院。外人看是蠢,可我知道,不是他傻,是他太想“赢”——赢婚姻,赢体面,赢别人一句“你真厉害”。一旦这些崩了,他就觉得人生彻底失败。
这其实是读书人常有的病。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做个“好人”,要自律,要负责,要有底线。可慢慢地,这“底线”变成了枷锁。对别人,心太软,容忍一次又一次越界;对自己,要求太高,一次跌倒就判自己死刑。
于是,一点挫折在脑子里发酵,变成“我完了”“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没人会再信我了”。这种思维像雾,越缠越紧,最后让人动弹不得。
但你要知道,真正的灾难,从来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认定它“永远好不了”。
投资圈有句话:当所有人欢呼时,你要警惕;当所有人绝望时,你要抬头看看天。霍华德·马克斯说的其实是同一个道理——情绪会轮回,低谷不会永驻,高潮也终会退去。
对普通人来说,这不是策略,是活下去的底气。
鲁豫有次聊到低谷,说了一句糙话:“保住狗命,无所畏惧。” 我记到现在。
是啊,只要人还在,呼吸还在,选择权就在。你可以暂时认输,可以躲一阵,可以低头,但别把门关死。人生不是一局定胜负的牌,而是一场无限游戏。目的不是赢某一手,而是——让游戏继续下去。
所以,下次你觉得“这关过不去了”,试试这两件事:
第一,问自己:这是我真过不去,还是我太怕输?
很多“过不去”,其实是自己画的红线。退一步,再退一步,你会发现,路没断。
第二,默念那句老话:“这一切终将过去。”
它不让你狂喜,也不让你绝望。它只是轻轻告诉你:别太当真,别太用力,一切都在流动。
所罗门晚年写《传道书》,说哭有时,笑有时,生有时,死有时。他阅尽荣华,最终明白:人握不住风,也留不住时间。唯一能做的,是在无常中,守住内心的平静。
所以,别总想着“必须赢这一场”。
允许自己软弱,允许自己绕路,允许自己暂时趴下。
只要你还愿意站起来,就没什么关,真的过不去。
赞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