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2025年9月12日至16日,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举行代号为“西部—2025”的联合战略演习。此次演习共出动约7000名士兵,规模远小于2021年“西部”系列演习时的20万人。尽管如此,演习仍引发北约东翼国家高度紧张。为缓解外界担忧,白俄罗斯在演习开始前一个多月就向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通报了相关信息,并邀请美国、土耳其、匈牙利等北约成员国派员观摩。但即便如此,波兰仍做出强烈反应——全面关闭与白俄罗斯的所有边境口岸。一、波兰为何突然关闭边境?波兰总理图斯克明确表示,此次俄白军演的一个重点目标是“苏瓦乌基走廊”。这是位于波兰与立陶宛之间的一条长约65公里的狭长地带,连接着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与欧洲大陆主体部分。同时,它也将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分隔开来。由于地理位置极为关键,一旦俄白与北约爆发冲突,苏瓦乌基走廊极可能成为首个战场。因此,波兰认为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关闭边境是加强防御的一部分。二、中欧班列被拦腰截断波兰这一举动,直接影响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陆路货运通道。目前,从中国开往欧洲的铁路货运线路主要有两条……
2025-09-17
9月16日前后,中国宣布设立黄岩岛珊瑚礁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3523.67公顷,其中核心区1242.55公顷,实验区2281.12公顷。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核心区禁止一切人类活动,缓冲区仅限科研观测,实验区可进行有限的人类活动。这意味着,中国有权在黄岩岛周边部署浮标、监控设备、围栏等设施,对进入该区域的外国船只进行管理和限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划界特意留出了黄岩岛潟湖内部以及西部、南部海域。有分析认为,这为未来可能的填海造陆或建设固定设施预留了空间。一旦建成……
9月10日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公告,正式公布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范围及功能分区。此举距离国务院批复设立该保护区,仅过去数小时。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主权国家对其领土行使管辖权的常规手段。中国此举,既是对黄岩岛主权的再次宣示,也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化安排。法律依据充分,程序合法,国际实践普遍。但菲律宾坐不住了……
2025年9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呼吁:北约和G7国家应集体对中国商品加征50%至100%的关税。他还要求所有北约成员国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这一提议迅速引发国际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他最初将印度和中国并列,但随后在G7场合只点名中国。这说明,美国的战略重心已经明确:集中力量遏制中国。这不是什么新策略。过去几年,无论是拜登政府还是现在的特朗普政府,都在尝试拉拢盟友共同对华施压。但这次不同的是,特朗普把话说得更直白,动作更激进。同时,美国一边提出加征关税,一边又与中国进行新一轮关税谈判。这种“边谈边打”的做法,是美国一贯的双轨策略:用谈判拖延时间,用威胁施加压力。一、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特朗普选择这个时机,不是偶然。当前,俄乌冲突持续,欧洲对美国的安全依赖加深。美国借此机会向欧洲施压,要求其在对华政策上站队,正是看准了欧盟“不敢轻易得罪美国”的心理。他提出“对中国加税是为了惩罚买俄油”的说法,听起来像是在延续对俄制裁逻辑。但实际上,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总进口量约17%,低于从沙特的进口比例(19%),且大多是长期合同、价格稳定。所谓“支持俄罗斯战争机器”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真实目的只有一个:借题发挥,制造中欧对立,推动西方形成统一的对华围堵阵线。他还声称这些关税是……
卡塔尔刚主持完阿拉伯与伊斯兰国家联合会议,一致声讨以色列越境袭击。会幕未落,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便坐不住了。他公开喊话,指责卡塔尔与部分西方国家“围攻”以色列。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罕见地将中国拖入这场舆论战,在一天之内,于三个不同场合三次点名中国。这不是偶然发言,是战略操弄。频率之高、指向之明确,说明这已进入以色列官方叙事的核心框架。一、首次提及:耶路撒冷财政部会议——“孤立”的归因转移内塔尼亚胡第一次提到中国,是在耶路撒冷的财政部会议上。他坦承:以色列正面临“一定程度的国际孤立”。但问题来了——他不反思政策根源,反而迅速将责任外嫁,提出所谓“两大新威胁”。第一个“威胁”:西方穆斯林人口结构变化。他说,随着欧洲等西方国家穆斯林移民增多,这些国家对以色列的态度正在“系统性恶化”。他们不仅反对加沙战争,甚至“从根本上敌视以色列的存在”,未来可能实施经济制裁或武器禁运。结论是什么?“以色列必须自力更生,武器要自己造,经济需求要尽量内部消化。”这套说辞看似现实主义,实则危险。它把复杂的地缘政治矛盾,简化为文明冲突与人口替代的阴谋论。其潜台词是……
2025年9月12日,联合国大会以142票赞成、10票反对、12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纽约宣言》,重申推进巴以问题和平解决,落实“两国方案”。这是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建国诉求的又一次明确支持。美国和以色列投下反对票。尽管如此,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形成共识:长期拖延无法解决问题,必须推动政治解决进程。就在决议通过前几天,9月8日至10日,以色列连续对中东和北非多国发动军事打击,目标包括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突尼斯、卡塔尔和也门。这一系列行动打破了海湾国家长期维持的“安全幻象”,让整个地区局势急剧升温……
2025年9月1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TruthSocial上宣布:美军当天对一艘运往美国的“毒品船”发动打击,击毙3名所谓的“委内瑞拉毒品恐怖分子”。这已是短短两周内,美国第二次对委内瑞拉采取军事行动。此前在9月2日,美军刚刚以类似理由发动一次袭击,击毙11名“贩毒分子”。9月13日,委内瑞拉政府进一步证实:一艘美国驱逐舰于12日非法闯入委内瑞拉专属经济区,强行截停一艘正在正常捕鱼的渔船,并扣押长达8小时……
2025-09-16
李在明上台后,迅速与特朗普达成美韩关税协议框架:韩国以降低对美关税、扩大在美国直接投资为条件,换取美方暂缓对韩加税。听起来是妥协换和平。可到了九月,特朗普翻脸不认账:先是坚持对韩国汽车加征关税,接着又以“非法劳工”为由,大规模驱逐在美韩国工人。两记重拳,打得出其不意,也打得毫无体面。韩国既丢了经济利益,更丢了政治尊严。更要命的是,如今美国军工体系严重依赖韩国产能。乌克兰战场上,西方炮弹供应靠韩国撑着;欧洲装甲部队的维修和升级,用的是韩国零部件;就连美国海军造船能力不足,也得靠韩国企业接单续命。一个本该被“保护”的盟友,却成了……
2025年9月13日,就在中美即将展开第四轮关税谈判之际,中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对美国进口的模拟芯片(AnalogChip)启动反倾销调查。同时,针对美国对中国集成电路芯片采取的歧视性措施,启动反歧视调查。两项调查同步推进,被称为“双反”措施。动作迅速、目标明确,显然是对美国近期在芯片领域持续施压的直接回应。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贸易调查,而是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逐步掌握主动权后,打出的一记实招。它释放出一个信号……
中美在马德里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美国原本打算故技重施——一手挥舞制裁大棒,一手端着讨饭碗,妄图以“虚空造牌、坐地起价、吃拿卡要”的祖传手段,站着把便宜占了。结果呢?两天谈判结束,美国财长贝森特灰头土脸走出会议室,连一句体面说辞都拿不出来。唯一对外放风的,是抱怨中方提出“激进要求”,美方“不能牺牲国家安全”。言下之意,他委屈了。可笑。按特朗普政府好大喜功的尿性,但凡捞到一丁点好处,早就敲锣打鼓、全球直播了。如今闭口不谈成果,只能说明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