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今日印度》披露,印度空军已正式提交提案,计划采购114架“印度制造”的“阵风”战斗机,总金额高达226亿美元。
若交易落地,这将成为印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一军购项目。
外界普遍认为此举荒谬——就在数月前,印度空军在“五七空战”中遭遇惨败,全球军事观察机构,包括美国和英国情报部门,均确认其损失至少四至六架战机。
按常理,新德里应重新评估空中力量战略,而非继续押注一款已被实战检验存在问题的机型。
但印度的选择,自有其逻辑。
这套逻辑,不基于军事理性,而根植于政治表演、民族主义情绪与军工腐败的复杂生态。
印度政府无法承受“战败”的政治代价。
莫迪执政团队早已将“大国崛起”叙事与自身合法性绑定。
哪怕事实再难看,也必须对外宣称胜利。
“五七空战”后,印度媒体集体陷入癫狂:
这一系列操作,构成了典型的“婆罗门赢学”——
现实可以输,叙事不能败。
如今若承认“阵风”不行,等于推翻此前所有宣传,政府信誉将彻底崩塌。
因此,唯一的出路是:
继续买,而且要大手笔买。
采购114架“阵风”,名义上是增强战力,实则是为国内打气、为舆论续命。
只有不断加码,才能让之前的谎言显得“合理”。
更离谱的是,印度官方声称,“阵风”在“朱砂行动”中“成功压制中国的PL-15E空空导弹”,归功于其“频谱”电子战系统。
这种说法近乎滑稽——
若拦截导弹就算“压制”,那全世界的战斗机都能宣称战胜了先进武器。
真正的空战胜负,在于谁先发现、谁先锁定、谁先发射并命中目标。
印度连基本的超视距作战体系都未建立,谈何“压制”?
莫迪的外交核心是“战略自主”——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既不站队,又想占尽便宜。
但在军购领域,这条路早已走不通。
印美蜜月期时,F-35曾被提上采购议程,美方甚至将其拉到印度航展展示。
如今关系恶化,特朗普政府对印度施压不断,F-35彻底无望。
即便退而求其次购买F-16改进型,美方也会附加难以接受的政治条件。
印度长期依赖俄制武器,但近年来屡遭欺骗:
俄方已无力提供先进战机,印度也不愿再当“小白鼠”。
最终,唯一满足“能买到、性能尚可、愿意转让技术、政治条件少”的,只剩下法国“阵风”。
“阵风”定位为“全能多用途战斗机”,具备电子对抗、对地对空打击、雷达侦测等能力,维护相对简便,对多数国家而言已是优质选择。
但问题在于:
它是一款四代半战机,面对第五代对手已显劣势。
具体短板如下:
更严峻的是,巴基斯坦已列装歼-10CE,配套中式作战体系(数据链、预警机、远程导弹),形成体系化优势。
印度的“阵风”单机性能虽强,但在体系对抗中完全被动。
如今印度还计划在未来大规模采购这款已显疲态的战机,与其说是军事决策,不如说是心理安慰。
本次采购强调“印度制造”,114架中有60%零部件将在印度本土组装,包括发动机与航电系统。
印度官方称此举将提升国防自主能力。
但现实极为讽刺。
负责组装与维护的,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
这家企业被誉为“飞行员坟墓”,过去三十年经其维修或组装的飞机,坠毁超过1000架。
HAL的“维修哲学”举世闻名:
不管原厂设计如何,只要飞机进厂,先拆开“魔改”一番,换成印度工程师熟悉的部件。
结果是:维修效率提高,飞行安全归零。
从“维克兰特”号航母的“磕头式航行”,到T-90主战坦克的“主败”绰号,再到“布拉莫斯”导弹的“不规则运动”,印度军工的黑历史罄竹难书。
即便法国真将生产线搬来,谁能保证HAL不会在组装过程中把扳手留在发动机里?
所谓“印度制造”,极可能变成“印度报废”。
最耐人寻味的是,截至目前,法国政府与达索集团对这笔226亿美元的大单保持沉默。
这不是因为金额不够大——226亿不仅刷新印度军购纪录,也是达索史上最大订单,足以支撑其未来十年产能。
真正原因是:法国怕再次被印度坑。
当年印度计划采购126架“阵风”,达索为打开市场,大幅降价,甚至同意转让软件源代码。
合同规定108架由HAL生产,达索还被要求对HAL组装质量100%负责。
达索拒绝——让法国人为印度“神级工艺”背书,等于签了一张无限额支票。
交易最终流产。
莫迪上台后,直接跳过招标,采购36架“阵风”,单价飙至2.4亿美元,比F-35还贵。
合同绕开正常程序,指定信实集团(安巴尼家族)为合作伙伴——莫迪的四大金主之一。
反腐败条款被秘密删除。
更离谱的是付款环节:
最后,印度甚至提出用贬值卢比或实物抵债,法国只能作罢。
但这笔账并未亏本——
法国实际到手价格接近本国空军采购价,前期收款已覆盖成本,尾款则成为未来售后维修服务的谈判筹码。
此次114架采购案,几乎是2007年骗局的翻版。
印度需要一场“大国军购”来提振民族情绪,满足腐败链条;
法国需要订单维持产能,锁定长期售后市场。
双方心照不宣:
最终,印度得到一堆“印度制造”的宣传素材,外加一支战斗力存疑的空军;
法国赚到稳定现金流,避免一次性亏损。
至于战力提升?
别天真了。
在HAL的手里,再先进的战机,也可能变成废铁。
印度空军的真正敌人,从来不是歼-10或JF-17,而是本国的腐败体系与战略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