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政治圈,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手上的权力,最多只有三年多的使用权。第四年,总统已成“跛脚鸭”,影响力锐减。第五年,可能直接沦为被清算的对象。因此,没人敢真正动真格。特朗普嘴上强硬,却从不敢在美国国内搞实质反腐。哪怕掌握政敌的确凿罪证,也不敢将其彻底扳倒。原因很简单:一旦对方东山再起,自己可能被反杀。美式民主所谓的“权力制衡”,本质是“懦弱的共谋”。政客们不是为了原则而斗争,而是为了自保而妥协。他们贪图小利,回避大义;遇事惜身,绝不拼命。这种体制下,没人愿意承担历史责任。所有决策都服务于短期选举利益,而非国家长远利益。白宫内部并非没有鹰派,但真正敢对中国采取极端行动的人极少。原因在于:权力轮替的恐惧。今天你带头制裁中国,明天你下台,继任者若亲华,你就会成为“政治祭品”。为了平息中方怒火,新政府可能把你推出去顶罪,以换取关系缓和。这种“后任追杀前任”的风险,让美国政客在对华问题上极为克制。即便嘴上叫得凶,行动上却步步设限。特朗普如此,拜登亦如此。他们可以打关税战、搞科技封锁、煽动舆论,但绝不敢轻易跨越红线,比如军事挑衅或全面脱钩。因为他们清楚:一旦引发不可控后果,自己将是……
右侧登录口登录后,可浏览全文
赞
赞
已有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