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调整为4%至4.25%。这一决定符合市场普遍预期。此前,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预测降息25基点的概率高达94%,只有6%的可能性会降50基点。这次降息不是因为特朗普天天在社交媒体上喊话施压,而是美国经济基本面确实撑不住了。最直接的导火索是糟糕的就业报告。9月9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非农年度基准修正数据,将截至3月的一年里,非农就业岗位总数下修了91.1万个。这意味着,过去一年看似强劲的就业增长,其实有很大水分。更关键的是,经过修正后,有两个月的非农数据已经变成负增长。而最新的8月非农数据,仅增加2.2万人,远低于预期。更离谱的是6月数据:7月首次公布时为14.7万;8月下修至1.4万;到9月5日,直接被下修为负1.3万。也就是说,6月份非但没新增就业,反而减少了1.3万人。面对这种趋势,美联储在决议声明中,悄悄改了措辞:删除了“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稳健”;改为“就业增长放缓”;把“失业率保持在低位”改成“失业率略有上升但仍处于低位”;新增一句:“判断就业形势的下行风险已经上升”。这等于明说:就业市场在恶化,不能再拖了。通胀方面,美联储也调整了表述:原来的“通胀率仍然略高”,改为“通胀率有所上升,且仍处于略高水平”。一边是就业走弱,一边是通胀没下来。这种局面,就是典型的“滞胀”前兆。正常情况下,就业差要降息刺激经济,通胀高则要加息压制。现在两边打架,美联储只能选……
右侧登录口登录后,可浏览全文
赞
赞
已有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