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中美第三次元首通话背后的真实动因


2025年09月20日 
 

2025年9月19日晚,中美领导人进行了今年内的第三次通话。这是特朗普政府任内第三次与中国实现直接对话。这次通话的时机和背景,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常规的高层沟通。但仔细分析,这次通话很可能是美国在多个战略方向陷入困境后,不得不采取的外交调整。

一、TikTok问题:从“不卖就禁”到合作解决

过去几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字节跳动出售TikTok美国业务,否则就禁止其运营。这项政策早已写入法律,原定执行日期一再推迟,主要就是因为特朗普顶不住压力。

TikTok在美国拥有超过1.7亿用户,占美国人口一半以上,其中活跃用户超8000万。如果强行封禁,等于直接得罪上亿选民,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将彻底失去支持。这对正在备战中期选举的特朗普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在最近一次马德里举行的高级别会谈中,美方态度出现明显松动。会谈后,特朗普宣布双方达成框架性共识:将以“合作”方式解决TikTok问题,而非强制出售。

他提到,新版TikTok将由“清一色的美国投资者”和“热爱美国的公司”持有。这里的“热爱美国的公司”,大概率仍指字节跳动本身。而他回避了“算法是否移交”这一核心问题,说明中方坚持算法不转让的底线没有动摇。

所谓“清一色美国投资者”,意味着不是整体出售,而是引入多家美国企业入股,进行股权重组。这种方式既满足了美方对“控制权”的政治需求,又避免了彻底剥离,对中国企业而言并非不可接受。

这一进展,也为此次元首通话铺平了道路。可以说,马德里会谈的核心成果,就是为这次通话创造了条件。

二、美国的“战场转移”:从中国转向盟友

尽管特朗普多次宣称在对华关税战中取得“胜利”,但实际情况是,除了加征关税外,中美并未签署任何正式贸易协议。所谓的“共识”,大多是意向性表态。

更关键的是,全球都在盯着中美谈判。只要中美没谈拢,其他经济体就不敢轻易与美国签正式协议。因此,特朗普迫切需要营造一种“中美关系缓和”的氛围,以便推动与其他国家的谈判。

问题是,他的盟友们并不买账。

  • 美欧关系紧张: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坚持要派兵,与俄罗斯立场完全对立,和平进程陷入僵局。同时,欧盟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甚至指控以色列“种族灭绝”,并出台制裁措施。这些举动明显是在挑战美国主导的中东秩序。
  • 英国态度冷淡:特朗普访英期间,接待规格被降级,关税谈判无果。虽然美国向英国投资科技项目,但这是为了拉拢,而非对方主动让步。
  • 加拿大强硬抵制:在北美自贸协定问题上,加拿大明确拒绝单方面让步,谈判陷入僵局。
  • 韩国转向中国:韩国议长出席中国抗战阅兵,外长访华,总统李在明公开表示愿做中美“桥梁”,显示其外交政策正在调整。
  • 印度态度谨慎:虽与莫迪通了电话,但正值对方生日,礼节意味浓厚。而普京即将访问印度,表明印俄关系依然紧密。此外,特朗普政府提高H-1B签证费用,直接影响在美工作的印度技术人员,此举被视为施压,反而可能激化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意识到,继续把中国作为主要打击目标,不仅难以突破,还会让盟友趁机摆脱美国控制。他必须“转移战场”。

三、欧洲的“独立野心”正在成形

当前欧洲的几大动作,都指向一个趋势:寻求战略自主。

  1. 乌克兰问题上强硬到底:欧洲坚持要派兵进驻乌克兰,明知这会引发俄罗斯强烈反应,仍执意推进。这不仅是针对俄罗斯,也是在向美国展示:欧洲有能力主导自己的安全事务。
  2. 在中东问题上唱反调:欧盟对以色列采取严厉立场,实质是挑战美国长期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彰显自身外交独立性。
  3. 关税谈判不配合:在与美国的经贸磋商中,欧洲各国普遍拖延或抵制,不愿轻易让步。

这些行为表明,欧洲正试图摆脱“美国附庸”的角色,谋求成为世界一极。这对特朗普来说,意味着美国的战略对手不再只是中俄,还要加上一个“觉醒”的欧洲。

四、中国的角色变得更为关键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态度变得尤为重要。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已表示,将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与美国务卿鲁比奥会面。这一罕见举动,显示俄方也希望与美国沟通,避免局势失控。有分析认为,这是为了给特朗普腾出空间,让他能集中精力应对欧洲的“离心”趋势。

在此次元首通话中,中方特别提到中美在二战中曾是盟友,强调两国合作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性。这既是对特朗普此前言论的回应,也是一种姿态:中国已不再是被动应对的一方,而是全球格局中的关键力量。

特朗普也顺势表态,称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并称赞中国抗战阅兵“非常精彩”。这种措辞,实际上承认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五、美国有求于中国

综合来看,这次元首通话不是简单的例行交流,而是美国在多重压力下的战略调整。

  • 对内,TikTok问题迫在眉睫,封禁将引发巨大民意反弹;
  • 对外,盟友纷纷“不听话”,欧洲甚至开始挑战美国权威;
  • 在乌克兰和中东,局势日益复杂,美国难以单独掌控。

在这样的局面下,特朗普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中美关系,以便腾出手来处理更紧迫的问题。与中国保持沟通,不是出于善意,而是现实所迫。

所谓“相向而行”,本质上是美国在战略上做出的暂时妥协。它不代表中美关系根本好转,而是反映出:在全球格局变动中,中国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关键变量。



已有0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到底多了还是少了?
下一篇:南美洲火药味渐浓,美国与委内瑞拉对峙升级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