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2025年9月19日,中美两国领导人再次通电话。这次通话和以往相比,有两个明显不同,值得仔细看看。
过去中美高层沟通,台湾问题几乎是必谈内容。不管是谁主动提,总会说上几句,要么是中方强调“一个中国”,要么是美方扯什么“维持现状”“和平解决”。
但这一次,双方通报里都没提台湾。
这事儿不寻常。
为什么没提?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美国最近又在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比如炒作“台湾地位未定”“台海现状被改变”之类的老调。它想拿这个当筹码,继续施压中国。既然它想留着当牌打,那通话时就不急着亮出来。
第二,对中国来说,台湾问题现在已经是“尽在掌握”。军事上,解放军在台海的演练越来越常态化,装备、训练、体系都碾压对岸。真要动手,时机和节奏完全由中国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外交场合提不提,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说个最近在长春航展上引起关注的事:歼-6改装的无人攻击机。
歼-6是中国上世纪生产的战斗机,早就退役了。但现在把这些老飞机改成无人机,装上制导系统和炸药,就成了低成本、大批量的空中打击平台。
歼-6能载重2吨,全国退役的歼-6有大约5000架。你想一下,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先用歼-20和远程导弹把台湾的防空系统敲掉,然后5000架无人歼-6飞过去,每架带2吨炸药,铺天盖地地来,那场面得多吓人。
就算台湾有导弹拦截系统,它能有多少枚拦截弹?1万枚?那得花多少钱?而我们只是把废飞机再利用,成本低得多。
这不是说现在就要打,而是说中国已经具备了压倒性的能力。所以台湾问题,在中国这边,已经从“能不能解决”变成了“什么时候解决”。
以前美国跟中国谈,总带着一股“我是老大”的劲儿,动不动就说“从实力地位出发”。今年年初,美国一边在科技、贸易上搞限制,一边又想跟中国谈,结果中国根本不理。
那时候美国还想端着架子,中国就晾着它。
但从9月开始,情况变了。
9月14日,中美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经贸会谈;9月19日,两国元首通话。这说明美国态度软了,中国也愿意接招。
为什么美国低头了?因为几轮交手下来,它发现“实力地位”这套在中国这儿行不通了。更关键的是,它手里能卡中国脖子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就在中美会谈和通话前几天,中国接连放出几个重磅消息:
这些数据说明,美国想靠封锁高端芯片、卡中国算力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
过去美国觉得,只要掐住芯片,就能挡住中国在人工智能、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但现在中国自己把光刻机、芯片、算力平台都搞出来了,美国最后一张牌也没了。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华为预测:未来10年,中国的算力需求将增长10万倍。这些算力会用在智能驾驶、工业机器人、智慧工厂、AI生成内容(AIGC)等各个领域,直接转化成生产力。
如果中国真把这一步走成了,美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就会被彻底动摇。
站在美国的角度看,本来它以为自己能靠AI再领先一轮,结果中国不仅跟上了,还在某些环节反超了。换谁谁也得脑壳疼。
这次中美通话不提台湾,不是回避问题,而是问题已经不在谈判桌上,而在实际掌控中。
美国不再拿“实力地位”压人,也不是突然变友好了,而是它发现硬压没用,手里也没牌了。
中国用这几年的努力,把关键领域的短板一个个补上。现在不是谁想卡就能卡住的了。
接下来的较量,比的是谁的产业链更完整、技术迭代更快、内功更扎实。在这方面,中国的底气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