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特朗普为何不再热衷跟中国搞战略对抗


2025年09月22日 
 

最近几天,西方媒体和美国学界都在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特朗普现在对中美之间的“大国竞争”显得兴趣不大?

要知道,在美国政坛主流看来,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里的传统派,都认为中国是美国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战略对手。能不能应对好中国的崛起,直接关系到美国的国运。

但特朗普上台后的表现却有点反常。他确实跟中国打过贸易战,也加过关税,但他关注的似乎只是经济上的具体利益,比如让中国多买点美国的大豆、玉米、飞机,签个大单子,拿点实际好处。

他不像拜登那样,从全球战略角度出发,拉盟友、建小圈子、搞科技封锁,处处把中国当成头号战略对手来围堵。

特朗普变了,团队也变了

很多人还记得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的情景。那时候他对中国出手狠,贸易战打得激烈,双方你来我往,加税一轮接一轮,持续了一年多都没停。

但现在是第二任期,同样是打贸易战,情况却不一样了。

2025年4月,特朗普宣布新一轮全球关税,中美再次互相加税。可这场交锋只持续了一个月,到5月12日,美国就主动喊停,宣布暂停实施对等关税。中国随后也回应,暂时中止报复措施。

这在第一任期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双方都是硬扛,谁也不退。这次却这么快收手,说明特朗普政府对华态度有了变化。

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身边的人换了。

第一任期时,主导对华政策的是一批“鹰派”人物:纳瓦罗、博尔顿、莱特希泽、罗斯。这些人不仅想打赢贸易战,更想从战略上遏制中国发展。

尤其是莱特希泽,他是老牌贸易谈判高手,曾在里根时代对日本强硬施压,谈出了“广场协议”。他在谈判桌上故意折纸飞机、转笔、拆纸巾,用各种方式羞辱对手,日本人叫他“导弹人”,意思是惹不起,一碰就炸。

这种人不光是谈生意,更是带着政治任务来的——压制对手,维护美国霸权。

可现在负责跟中国打交道的是贝森特。他是华尔街出身的投资基金管理人,典型的生意人思维。他的目标不是“打败中国”,而是“做成生意”。

贝森特聪明、专业,但他的出发点完全不同。他考虑的是交易能不能达成,条款划不划算,而不是“谁赢谁输”的战略博弈。

这背后反映出特朗普整个政府班子的变化:从“对外作战型”转向“对内治理型”。

内斗比外斗更重要

看特朗普现在的内阁,你会发现一个特点:他任命的多数关键职位,都是用来对付国内问题的。

比如他搞了个“效率部”(后来和马斯克闹翻),目的是削减联邦机构开支;CIA局长、司法部长、边境事务负责人,这些人都被赋予了打击“深层政府”、清理民主党势力的任务。

就连国务卿卢比奥,上任大半年,几乎没在国际事务上有什么实质性动作。一个本该代表美国外交的脸面人物,反而成了最“隐身”的国务卿。

五角大楼的战略方向也变了。

2018年时,美国国防战略报告明确指出,首要任务是“遏制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扩张”。

可2025年的最新版本却把重点调转:优先保卫美国本土安全和西半球控制力,也就是北美和南美地区。

这份报告一出,两党都傻眼了。大家都问:中国明明是最大挑战,怎么反而被忽略了?就算你不盯中国,俄罗斯正在打乌克兰,你也总得管吧?

可特朗普的选择是:收缩、再收缩。

美印关系被他自己搞砸了

更让美国传统战略圈看不懂的是他对印度的态度。

过去几十年,美国一直把印度当作牵制中国的重要棋子。尤其是在印太战略中,美印合作被视为关键一环。

拜登时期,哪怕印度在国内搞出跨国暗杀事件——比如在加拿大杀害锡克教人士尼贾尔,引发加拿大强烈抗议——美国也不敢公开批评印度,生怕影响两国关系。

可特朗普上台才半年,就把这套经营多年的布局打破了。

今年2月,印度总理莫迪访美,双方还谈得热火朝天,金融、技术、投资合作不断。结果几个月后,画风突变。

原因很简单:印度不愿意像日本、韩国那样,在关税问题上完全顺从美国。特朗普立刻翻脸,把印度列为“主要贸易对手”。

更让人吃惊的是,他高规格接待了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

全世界都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死对头,两国刚打完一场局部战争,还没完全停火。这边巴基斯坦宣布“胜利”,那边特朗普就在白宫热情招待巴军高官,这等于当众打印度的脸。

美国外交界一片哗然,不少人说特朗普“疯了”。几十年建立的美印关系,就这么被几轮关税争端毁了。

但对特朗普来说,这不是失误,而是选择。他不在乎所谓的“地缘战略布局”,他在乎的是眼前的实际利益——你要不想吃亏,那就乖乖降关税。

不想当“世界警察”,只想守好自家门

归根结底,特朗普的逻辑变了。

他不是不知道中国在发展,也不是不担心美国相对实力的下降。但他认为,与其花巨大力气去全球围堵中国,不如先把美国自己的事管好。

这是一种“新孤立主义”的体现:美国不再热衷于充当“世界警察”,不再到处插手别国事务。

亚太、南亚、欧洲、中东的事,如果中国愿意去参与、去提供方案,那你就去管。美国能不管就不管。

这种态度,也让一些原本由美国主导的机构陷入瘫痪。比如“美国国际开发署”,这个负责对外援助和影响力的机构,已经被特朗普下令关停。

而这恰恰给了中国空间。

2025年9月1日,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主张在美国主导的旧秩序逐渐退场的背景下,建立一种新的多边合作体系——平等、互利、共商共建。

这不是一句口号。当美国开始收缩、树敌、退出国际合作时,中国则在推进区域合作、扩大朋友圈。

两个大国,一个在后撤,一个在前进。

美国当然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不会崩溃。但世界不再围着美国转了。全球秩序正进入一个新格局:不再是“唯美国马首是瞻”,而是多个国家共同参与、协商治理的时代。

特朗普不在乎这些“宏大叙事”,他只关心眼前的交易和国内的政治斗争。但正是这种“不在乎”,客观上加速了国际格局的转变。



已有0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内塔尼亚胡靠打仗撑局面,这招还能管用多久
下一篇:以色列四处树敌,美国盟友纷纷倒戈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