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2025年10月1日,韩国“国军日”纪念活动上,总统李在明公开表态:要在“坚实的韩美同盟”基础上,收回韩国军队的战时作战指挥权,由韩国主导韩美联合防御体系。
这话听着温和,实则动了韩美关系最敏感的神经。
因为从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至今,韩国军队的“战时作战指挥权”一直掌握在美国人手里。
换句话说,一旦开战,指挥韩国军队的不是韩国总统,而是驻韩美军司令。
这在国际上极为罕见。一个主权国家,却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军队,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75年。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韩国军队迅速溃败。美国出兵支援,并在联合国军框架下接管了韩国军队的指挥权。
战争结束后,这套指挥体系被保留下来。1978年,韩美正式成立“韩美联合司令部”,由美军将领担任司令,韩国将领任副司令。
1994年,韩国从美军手中收回了“平时作战指挥权”,也就是和平时期的军队调度权。但最关键的“战时指挥权”,始终没拿回来。
此后几十年,历任韩国总统都想解决这个问题,但都没成功。
现在,这个任务落到了李在明头上。
对韩国来说,战时指挥权不只是军事问题,更是国家主权的象征。
75年来,韩国经济腾飞,科技发达,是发达国家。但军队打起仗来还得听美国人指挥,这让很多韩国人觉得:国家还没真正独立。
李在明作为进步派代表,把“收回指挥权”当作核心政见,主要有三个原因:
1. 国家形象:我要做“自主总统”
收回指挥权,意味着韩国能自己决定战争与和平。这能强化李在明的民族主义形象,告诉国民:我不是美国的附庸,我是真正为韩国主权奋斗的领导人。
2. 政治斗争:打击保守派的软肋
韩国政治长期分裂为进步派和保守派。保守派主张“靠美自保”,认为美军指挥更可靠;进步派则主张“自主国防”。
李在明提这事,既能团结支持者,又能把保守派打成“亲美卖国”,在舆论上占便宜。
3. 谈判筹码:应对美国的经济勒索
2025年,美国在贸易谈判中要求韩国一次性投资3500亿美元到美国项目,否则恢复高额关税。
这笔钱天文数字,相当于韩国年GDP的六分之一,真掏了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李在明拿“收回指挥权”当筹码,意思是:你要钱可以,但得拿军事自主权来换。这招比直接拒绝更聪明,也更有回旋余地。
上任以来,李在明在对美关系上确实比前任更硬。
2025年9月,废除检察厅:韩国国会通过《政府组织法》修正案,明年起废除存在多年的检察厅,分拆为“公诉厅”和“重大犯罪调查厅”。过去检察系统被批评为“美国白手套”,常被用来打击进步派政客,这次改革被视为削弱亲美势力的关键一步。
强硬回应美国经济要求:面对3500亿美元投资压力,李在明公开表示“可能重演1997年金融危机”,拒绝照单全收。
守住农业底线:美国要求韩国放宽农牧产品进口,李在明坚持审慎态度,强调“农业安全是国家利益”,多次顶住压力。
这些动作表明,他不是光说不练,而是真想改变韩国对美的依附地位。
说实话,很难。
第一,美国不会轻易放手。
战时指挥权是美国控制东北亚的关键支点。有了它,美军就能以韩国为跳板,随时应对朝鲜、中国、俄罗斯的动向。
美国可能会同意“移交”,但一定会附加条件,比如:
说白了,就是换汤不换药。
第二,国内保守势力强烈反对。
韩国保守派长期依赖美军保护,认为“自主指挥”会削弱对朝威慑,搞不好会引发战争。
他们掌控着主流媒体、大财团和部分军方人脉。一旦李在明强行推进,必然引发激烈政争。
更危险的是,过去推动这事的总统都没好下场:
这些人是不是真有问题,另说。但结果很明确:谁动美军指挥权,谁就可能被清算。
李在明想收回战时指挥权,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进步派几十年的政治夙愿。
这事对韩国意义重大——它不只是军事改革,更是国家能否真正独立的试金石。
但现实是,美国不会轻易放手,国内反对势力也不会沉默。
李在明现在做的,更像是在试探底线:一边推进改革,一边看美国和国内的反应。
他可能拿不回完整的指挥权,但只要能推动部分移交,或者让美军松口谈条件,就算取得进展。
韩国的主权之路,向来不是一蹴而就。这一次,大概率也不会例外。
或许最终结果还是“口号响亮,动作微小”。但至少,有人还在提这件事,还在试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