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两位四星上将同一天辞职,美军高层开始松动


2025年10月04日 
 

2025年10月,美国军界出了一件大事:
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司令托马斯·比西尔上将和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布莱恩·芬顿上将,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离任。

两人都是四星上将,一个管着美国的核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一个指挥全球近7万名特种部队,职位极其关键。

他们的辞职,发生在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对全军将领发表强硬讲话之后不到三天。这场讲话,被外界看作是一次“忠诚测试”,现在看来,已经开始产生实际影响。


一、防长放话:“不爽就走”

9月30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弗吉尼亚州的海军陆战队基地召开了一场罕见的将领大会。

他在会上公开批评一些高级军官形象不佳,称他们为“胖子将军”和“胡子怪”,说这种形象“完全不能接受”。

他还宣布,计划裁掉20%的四星上将和10%的将级军官,强调要打造一支“精干、凶恶”的军队。

最引人注意的是,他最后说了一句:“不认同的,可以走。”

时任总统特朗普在场,不仅没有制止,还点头说:“谁想走,可以走。”

这话听起来不像鼓励改革,更像是一道“逐客令”。

会场上,将领们沉默以对,没人鼓掌。这种沉默,被看作是职业军人对政治施压的无声抵抗。


二、比西尔:核力量掌舵人,晋升被砍

托马斯·比西尔,空军四星上将,掌管美国所有陆基洲际导弹和战略轰炸机部队,是核打击体系的核心人物。

今年7月,他刚被提名为空军副参谋长,这是晋升的重要一步。但到了9月初,提名突然被撤回。

这意味着他的仕途到头了。

比西尔是军中的对华鹰派,多次公开说中国核力量“扩张太快”,主张加强核威慑。但他主导的“哨兵”新一代洲际导弹项目因超支被叫停,削弱了他的影响力。

他的离职,正值美国战略重心转向本土防御的时期,也反映出军方高层在战略方向上的分歧。


三、芬顿:特种部队统帅,悄然退场

布莱恩·芬顿,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指挥美军在全球的特种部队,包括海豹六队、绿色贝雷帽等精锐单位。

他1987年入伍,三十多年一直在关键岗位,从国防部助理做到印太战区副司令,最后执掌特战司令部。

他在2025年4月的国会听证会上就警告:美军的高技术武器库存,在未来战争中可能72小时内耗尽,半导体供应链也极脆弱。

他主张军队必须改革,适应现代战争。这和赫格塞思说的“精干”听起来相似,但具体怎么做,可能并不一致。

特种部队讲究专业性和连续性,政治化的整顿反而可能破坏这种稳定性。他的辞职,虽只留下一句“感谢同僚”,但时机太巧,难说没有深意。


四、这不是偶然,是系统性换人

比西尔和芬顿的离开,不是孤立事件。

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已经撤换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和其他五名高级将领。

过去半年,共有7名重量级将领和情报高官被换,其中6人是少将以上。

空军尤其严重,已有4名上将离任,包括即将在11月卸任的空军参谋长戴维·阿尔文。

赫格塞思推动的裁将计划,被不少人看作是“清洗”——把不听话、不表态支持的将领换掉,换成忠于总统的人。


五、军人担心什么?

职业军官最怕的,不是改革,而是军队被政治化。

特朗普曾多次提出要调动美军进入美国城市执法,这让很多将领感到不安。美军传统上保持与国内政治的距离,这种提议打破了文官治军的底线。

另外,美军对中国的技术优势正在减弱。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公开承认,在无人机、量子计算等领域,美军已不占优。

过去靠“武器制胜”,现在却要强调“钢铁意志”,这种转变让军内感到焦虑。


六、忠诚成了唯一标准

比西尔和芬顿没有公开对抗,而是选择“体面退场”。但他们的离开本身,就是一种表态。

当防长用“不爽就走”来施压,当总统点头附和,军队的独立性就已经在动摇。

真正的问题不是走了几个人,而是以后谁还敢坚持专业意见?
如果未来掌管核按钮、指挥特种部队的人,首要标准是“忠诚”而不是“能力”,那这支军队的战备状态和战略稳定性,就得打个问号。

美军的传统是文官领导军队,但前提是军队能独立判断、专业执行。
现在,这个底线正在被试探。

比西尔和芬顿走了,下一个是谁?没人知道。但五角大楼的气氛,已经不一样了。



已有0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美国把蒸汽弹射的家底搞没了
下一篇: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日本政局转向保守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