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2025年10月4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向外界发出明确警告:全球局势正在恶化,战争的风险正在上升。他说,现在几乎所有国家都在为战争做准备,而他最担心的是,新一轮大规模冲突可能已经不远了。
这番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来自一个亲历过战争、长期身处地缘政治漩涡中心的领导人的真实判断。
武契奇之所以对战争信号格外敏感,是因为塞尔维亚所处的位置太特殊。
科索沃问题一直是巴尔干半岛的“火药桶”。2025年,科索沃与塞尔维亚边境的冲突事件比2024年同期增加了30%。北约在该地区驻扎了超过2000名士兵,军事演习的规模达到五年来最高水平。就在不久前,科索沃警察与当地塞族居民在北部城镇爆发激烈对峙,现场催泪瓦斯弥漫,紧张气氛让人仿佛回到了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的年代。
更值得注意的是,外部大国的介入正在加剧紧张局势:
这背后,是美俄在欧洲东南翼的战略博弈重新升温。塞尔维亚夹在北约东扩和俄罗斯影响力之间,既要面对科索沃的政治压力,又要在西方制裁的威胁下维持经济运转。这种“被大国当作棋子”的处境,让武契奇对任何风吹草动都保持高度警惕。
如果说科索沃是潜在的引爆点,那么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就是已经燃烧多时的大火,并且正在相互影响,形成连锁反应。
俄乌战争已经持续超过一千天,表面上看战场陷入僵持,但实际上,这场战争早已超出乌克兰本身的范畴,演变为一场“消耗战+地缘战”的长期对抗。
这场战争已经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试验场”。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美国大选临近,特朗普可能重新上台,而他对俄乌战争的态度一向摇摆不定。一旦美国政策转向,整个局势可能再次剧烈震荡。
巴以冲突也不再局限于加沙地带。一年多来,已有超过6.7万名加沙民众在冲突中丧生,人道危机持续恶化。
但战火早已外溢:
与此同时,中东呈现出一种奇怪的“分裂状态”:一方面,沙特、伊朗等国正通过加入金砖机制等方式寻求合作与和解;另一方面,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不断扩大军事行动,地区局势更加复杂。
这三场危机看似独立,实则相互影响,形成“化学反应”:
这些变化表明,传统的全球安全秩序正在瓦解。
最明显的趋势是,各国正在把越来越多资源投入到军事领域,而不是经济发展。
过去几年,全球军费开支增速远超GDP增长,目前已占全球GDP的5%,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各国纷纷增加国防预算,采购先进武器,组织大规模军演。
战场上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强度:
这种军事化趋势正在挤占民生和发展投入。战争推高能源价格,扰乱全球供应链,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而经济压力又可能引发社会动荡,进一步增加冲突风险,形成恶性循环。
正如武契奇所观察到的:现在没有哪个国家还在专心搞经济建设,大家都在算“安全账”——我能防住吗?我的对手会不会动手?我有没有盟友?
当整个世界都进入这种思维模式时,战争的距离就真的不远了。
武契奇的警告,不只是对塞尔维亚的提醒,更是对全世界的警示。
当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囤积武器、加强战备、拉帮结派时,和平的窗口正在慢慢关闭。历史一再证明,战争往往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在一次次误判、一轮轮升级中逐渐逼近的。
但也有希望存在。至少还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出真相,还有国家在努力调解冲突,还有民众在呼吁和平。
比起“为战争做准备”,人类更应该做的,是“为和平做努力”。只有推动对话、减少对抗、重建信任,才能避免悲剧重演。这不仅是大国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可以参与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