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不要让沉没成本把你困住


2025年10月26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买了张电影票,兴冲冲进场,结果前二十分钟看下来,发现片子又烂又无聊。
这时候,你会走吗?
大多数人不会。
“都花了钱,都坐了这么久,不看完太亏了。”于是硬着头皮看到结束,出来时一脸疲惫,心里还堵得慌。

可你想想:
那张票的钱,已经付了,不管你看不看,它都不会回来。
剩下的一个半小时,你继续坐着,损失的不是票价,而是你接下来的时间、心情,还有原本可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的机会

你为了“不浪费”一张电影票,反而浪费了更多。

这,就是我们每天都在犯的错——被过去绑架,为已经无法改变的事,付出未来的代价

经济学里有个词,叫“沉没成本”。
听起来很专业,其实很简单:就是那些你已经花出去、再也拿不回来的东西——钱、时间、精力、感情。

可问题是,很多人做决定时,总忍不住回头看这些“沉没成本”,好像它们还能影响未来似的。

比如:

  • 明明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想想“我都干了五年了,转行太可惜”,于是继续熬着,一天天耗下去。
  • 明明知道一段关系早就没希望了,可一想到“我为他付出这么多”,就舍不得断,一边痛苦一边坚持。
  • 最典型的,是炒股的人:
    50块买的股票,跌到30块,不甘心,“等回本就卖”。
    结果一年过去,还在30块晃悠,隔壁新能源、医药、AI都涨了一圈,他却守着一只不动的票,错过了所有机会。

他守的,真的是那只股票吗?
不,他守的是自己当初那个“买对了”的幻想。
他不是在投资,是在为过去的错误找补


为什么我们这么难放下?

因为人性天生怕“认输”。

心理学发现,人对损失的痛苦,远比对得到的快乐更敏感。
亏了十万,要赚回二十万才能心理平衡。
这不是理性,是本能。

更麻烦的是,我们还特别擅长“自我安慰”。
明明做错了,也要找理由圆回来:“我不算亏,只是还没卖”“我再等等,总会涨回来的”。
这不是在等机会,是在等一个能让自己“看起来没做错”的借口。

这种思维,在投资里最致命。

你想,买股票的本质是什么?
是用现在的钱,换一个“未来能带来更多钱”的资产。
所以你真正该问的,不是“我当初买贵了吗”,而是:

  • 这家公司以后还能赚钱吗?
  • 这个行业还有前途吗?
  • 如果我现在有这笔钱,还会投它吗?
  • 有没有别的地方,能让我赚得更多、更稳?

这些问题,全是关于未来的
可很多人,眼睛却死死盯着“我买了50块”这个过去式。
就像开车时只看后视镜,却不管前面有没有路。

我有个朋友,2021年重仓教育股,结果“双减”一来,股价腰斩。
我劝她止损,换到当时刚起步的新能源赛道。
她不肯:“都亏一半了,现在卖不就真亏了?”
结果一年后,教育股还在原地踏步,新能源却涨了快一倍。
她不但没回本,还错过了更大的机会。

这不是运气差,是被沉没成本困住了


那怎么走出来?

记住一句话:过去的事,已经结束了。未来的你,才值得你去投资。

下次你做决定时,试着把自己“清零”:

  1. 假装你从来没买过那只股票
    现在给你一笔钱,你会选它吗?如果不会,那就别继续持有。

  2. 假装你从来没进这份工作
    如果今天重新招聘,你会再选这家公司吗?如果不会,那就别用“我都干了五年”骗自己。

  3. 假装你从来没爱过这个人
    如果现在认识他,你会愿意开始吗?如果不会,那就别用“我付出太多”绑住自己。

这不是冷酷,是清醒。

钱可以再赚,工作可以再找,感情可以再遇。
时间一旦过去,就永远回不来
你为打翻的牛奶哭一小时,就少了一小时去倒一杯新的。


人生最难的,不是做对选择,而是敢于承认错,并重新开始

真正的成熟,不是从不犯错,而是:
哪怕亏了,也能果断止损;
哪怕走了弯路,也敢换条路走。

别让昨天的决定,毁了明天的可能性。

你不需要为过去的错误买单,
你只需要,为未来的自己负责。

向前看的人,才配拥有未来。



已有0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命运会反复发给你同一张牌,直到你学会用新的方式出牌
本篇为最后一篇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