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手机号码

登陆密码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设置密码

设置密码

修改密码

新密码

关注公众号

会员用户请关注新公众号:百家社评,以防走失!

首页

波兰关闭边境,中欧班列受阻

发布时间:2025-09-22

最近,被称为“黄金通道”的中欧班列陷入停滞。原因是波兰突然关闭了与白俄罗斯的所有边境口岸,导致大量列车无法通行。

中国发往欧洲的货物进不去,欧洲运往亚洲的货也出不来。这条线一卡,不仅影响中欧贸易,连波兰自己也跟着受损。

2025年9月20日,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方曾与波兰达成保障中欧班列畅通的协议,但波兰随后以“安全”为由,恢复了因俄白军演而关闭的边境口岸,结果导致约300列中欧班列滞留,运输中断。

这件事在网上引发热议。很多人问:波兰到底想干什么?

无人机事件是导火索

事情的起因是9月9日晚,大约20架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引发北约高度紧张。

第二天,波兰总理图斯克公开指责这些无人机来自俄罗斯。

但俄方立刻否认。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指出,俄军无人机的最大航程只有700公里,而事发地点距离俄罗斯本土远超这个范围,物理上不可能飞到波兰。

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在欧洲的飞地,确实与波兰接壤,但当地并未参与俄乌冲突,也没有部署远程无人机。

白俄罗斯则出面解释:他们发现多架俄乌双方的无人机因电子干扰失控,偏离航线,部分坠落。白方还主动向波兰和立陶宛通报了这一情况。

如果波兰方面确认收到了通报,这事本可以平息。但波兰没有这么做,反而在9月12日凌晨宣布,因俄白联合军演威胁国家安全,关闭与白俄罗斯的全部边境口岸。

这一关,直接切断了中欧班列北线的主通道。

中方高层正好在访问波兰

9月12日至16日,中国外长王毅正在欧洲访问,行程包括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和波兰。

9月15日,王毅在华沙与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副总理兼外长西科尔斯基举行会谈,并主持中波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双方还发布了《共同文件》,其中第七条明确写道:“双方认识到在铁路、海事和航空货运方面提供互利服务,以及强化现有和潜在运输线与物流链的好处,愿共同保障中欧班列通道安全畅通。”

有意思的是,王毅抵达华沙当天,正是中欧班列被切断的关键时刻。于是网上有人猜测,中方是专程为这事来的。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这次访问是早就安排好的,并非临时起意。

但客观上,中波会谈期间发生这种事,让外界格外关注。

波兰为何“无限期”关闭口岸?

9月18日,波兰内政部长宣布,边境口岸将“无限期关闭”,直到“波兰公民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问题是,俄白联合军演已经在9月16日结束,威胁早已解除,但波兰仍坚持不开放口岸。

这说明,所谓的“安全威胁”只是借口,背后有更复杂的政治考量。

是不是在针对中国?

有理由怀疑,波兰此举是在向中国施压,目的是逼中国减少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往来。

这种操作符合美国的战略意图。美国一直想孤立俄罗斯,但自己做不到,就拉盟友一起施压。欧盟高层如冯德莱恩等人,也总想找中国当替罪羊,把俄乌战争的责任推给中国,掩盖自己不断拱火的错误。

此外,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倡议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切断这条线,也是对“一带一路”的一次挑战。

波兰本身没这个动机也没这个能力主导这种行动,但背后有没有更大的力量在推动,值得思考。

马拉舍维奇:欧洲最大的铁路枢纽

波兰与白俄罗斯之间的边境是中欧班列北线的必经之路。其中,布列斯特(白俄)—马拉舍维奇(波兰)是主要的铁路过境点。

马拉舍维奇是中欧班列在欧洲最大的换装和转运枢纽,承担了约98%的换轨任务。中国发往德国、法国、荷兰、捷克等国的列车,几乎都要经过这里。

自2011年首趟班列开行以来,中欧班列在2015年就实现了盈利,成为连接亚欧的“黄金通道”。波兰也因此赚了不少过境费,还带动了本地物流和产业升级。

可现在,波兰却为了政治目的,亲手砸自己的“金饭碗”。

实际影响有多大?

2024年,通过波兰-白俄罗斯通道的中欧贸易占比仅为3.7%(2023年为2.1%),虽然比例在上升,但整体影响有限。

中国90%以上的对外贸易仍依赖海运。即便铁路受阻,整体贸易也不会伤筋动骨。

但对具体企业来说,损失不小。一列车几十个集装箱,货值动辄上千万。延误交货,违约金就得赔。

有些企业被迫改道,比如从芬兰绕行,但这样一来,运输时间至少多出10天。原本铁路的优势就是快、准,现在反而变得不可靠。

运的都是什么货?

中欧班列运往欧洲的,大多是急需的工业零部件和消费品,比如:

  • 德国汽车厂需要的变速箱
  • 法国化妆品公司用的香精原料
  • 智能手机和汽车芯片
  • 冬季服装、智能家居设备、电子产品

从欧洲运往中国的,也多是精密仪器、机械设备和消费品。

这些货跟“国家安全”八竿子打不着。波兰说这些列车威胁安全,实在说不过去。

中国早就准备了备用路线

其实,中国早就预见到中欧班列可能受地缘政治影响,一直在布局替代路线。

这就是“中间走廊”——从中国出发,经中亚、跨里海、高加索地区、土耳其,再进入欧洲。这条线绕开了俄罗斯,更受欧盟欢迎。

参与这条线路建设的,不仅有中资企业,还有丹麦马士基、法国达飞、德国敦豪、荷兰铁桥、日本通运、迪拜环球港务等国际物流巨头。

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也想从中分一杯羹,毕竟谁不想多一条赚钱的通道?

欧盟也公开支持“中间走廊”,认为在当前局势下,建立替代性运输线非常必要。

北极航线也在推进

除了陆路,中国还在探索北极航线。

9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北极航道有潜力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路线,中国将本着“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参与北极事务。

目前,俄罗斯拥有42艘破冰船(8艘核动力),而中国只有3艘常规破冰船。但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造船国,未来建造自己的核动力破冰船只是时间问题。

一旦北极航线成熟,中欧运输时间将进一步缩短,摆脱对传统航道的依赖。

波兰的行为损人不利己

波兰这一手,看似强硬,实则愚蠢。

它以为自己卡住了咽喉要道,就能逼别人让步。但中国早就布局多条路线,不会被一条线卡死。

反而波兰自己,损失了过境收入,损害了国际信誉。以后谁还敢把货交给它转运?

历史上,波兰在关键决策上常常站错队、看错人,结果就是国家命运起伏不定,在地图上时隐时现。

现在它又来这么一出,只能说:老毛病没改。

至于那些在网上幸灾乐祸的账号,也不过是短视之见。全球物流是互联互通的,任何人为阻断,最终都会反噬自身。

中国要的是稳定、高效的贸易通道,而不是依赖某一个国家或节点。你关一个口,我开一条路。这才是真正的应对之道。

本站网址随时可能更换,请关注公众号,以防失联!


已有0人赞
上一篇:美国打“台湾牌”的时间线
下一篇:中东安全格局进入新阶段
喜欢本文章可加入收藏或分享给好友
评论或留言 0


推荐阅读

特朗普喊话要收回阿富汗基地,遭塔利班强硬拒绝

特朗普推H-1B新政 10万美元门槛引混乱

内塔尼亚胡靠打仗撑局面,这招还能管用多久

特朗普扬言夺回巴格拉姆基地:是战略意图还是政治作秀?

美国战略大溃退:从全球霸权到西半球自保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