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2025年9月30日,德国驻印度大使菲利普·阿克曼在接受印度《印刷报》专访时透露:此前滞留在中国海关的三台盾构机,已全部发出,最后一台正在运往印度的路上。这三台机器属于德国海瑞克公司(Herrenknecht),是为印度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C2标段建造的,直径达13.56米。它们本应从海瑞克位于广州的工厂出厂,但因中印关系紧张,被中国海关扣留了一个多月。如今机器放行,但影响已经造成。海瑞克公司决定:要在印度本地建厂,提升制造能力,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一、一台盾构机,暴露供应链风险……
2025-10-03
2025年,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45%关税,创下贸易战以来的新高。这记“关税大棒”本想逼中国让步,结果却引发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反应。三个月后,美国鼓动欧盟跟进,要求对华加征100%关税,并实施所谓“二级制裁”。可一向对美国态度顺从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这次却公开表态:“欧盟的关税政策,必须自己说了算。”这不是简单的外交辞令,而是实打实的“抗命”。一、欧盟为啥突然“不听话”了?……
2025-10-02
2025年10月1日,韩国“国军日”纪念活动上,总统李在明公开表态:要在“坚实的韩美同盟”基础上,收回韩国军队的战时作战指挥权,由韩国主导韩美联合防御体系。这话听着温和,实则动了韩美关系最敏感的神经。因为从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至今,韩国军队的“战时作战指挥权”一直掌握在美国人手里。换句话说,一旦开战,指挥韩国军队的不是韩国总统,而是驻韩美军司令。这在国际上极为罕见。一个主权国家,却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军队,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75年。一、战时指挥权是怎么丢的?……
2025年9月29日,西班牙政府宣布:禁止美军通过其境内的罗塔海军基地和莫龙空军基地向以色列运送武器。这不是普通的外交表态,而是实打实的“断路”行动。这两个基地长期是美军进入地中海和中东的关键中转站,如今却被主权国西班牙直接关上了大门。消息一出,美国政坛震动。一个北约盟友,竟然在关键时刻对美军行动亮起红灯,这在过去几十年极为罕见。一、两个基地,为何如此重要?……
2025-10-01
2025年9月17日,正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访问的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萨勒曼共同宣布:两国正式签署《战略共同防御协议》。这不只是两个国家的普通合作,而是一次实质性的军事结盟。协议明确规定:一旦其中一国遭到攻击,另一国必须提供军事支援。这与北约的“集体防御”原则如出一辙。更关键的是,巴基斯坦是拥核国家。这意味着,沙特实际上获得了巴基斯坦的“核保护伞”。这一举动震动中东,背后是两国长期互信的积累,更是当前地缘局势逼出来的必然选择。一、七十年的“老铁”关系……
2025-09-29
从2023年10月加沙战事爆发开始,美国一步步被拖入中东的泥潭。但中东只是其中一条战线。真正决定未来世界走向的,是同时在三条战线上展开的较量。这三条线,一条在中东,一条在欧洲,还有一条,就在我们身边。它们看似独立,实则相互牵动,正在共同勾勒出新世界的雏形。一、中东战线:美国深陷泥沼。中东这条线,美国已经陷得很深。以色列在加沙、黎巴嫩、叙利亚、也门四处出击,表面上是自卫反击,实则是在替美国维持区域控制。但代价是,地区国家越来越不满。过去,沙特、阿联酋这些逊尼派国家对伊朗不满,乐见以色列打压胡塞、真主党。可当以色列连卡塔尔都敢打,他们突然发现:今天能打别人,明天就可能打我。于是,沙特迅速与巴基斯坦结盟,后者承诺为沙特提供“核保护伞”。这意味着,美国想靠以色列压制整个中东的计划,正在遭遇反制。更麻烦的是,美军在中东的弹药库存已被大量调用。五角大楼公开叫苦:再这么打下去,补给跟不上。美国本想用以色列当“白手套”控制局面,结果反而把自己拖进了消耗战。二、欧洲战线:北约与俄罗斯对峙升级……
2025年9月下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采访时放出狠话:如果俄罗斯不停止进攻,那么俄方高级官员最好先去查查克里姆林宫附近的防空洞在哪里。这话的意思很直白:乌克兰要轰炸俄罗斯总统府,目标直指普京。这不是他第一次嘴上强硬,但这次的语气和时机,明显不同。以往泽连斯基多是呼吁援助、诉说苦难,而这一次,是赤裸裸的威胁,而且是针对俄罗斯最高领导层的直接威慑。为什么他突然“硬气”了?这背后,是一连串国际动向在给他打气。一、北约正在找参战借口……
2025-09-27
2025年9月下旬,胡塞武装再次用两架无人机,飞行超过2000公里,精准袭击以色列南部城市埃拉特的两个目标。这次行动不仅成功突破了以色列自身的防空系统,甚至绕开了美军在中东的联合拦截网络,最终准确命中。尽管以色列官方对事件严密封锁,但消息还是传了出来:爆炸发生时,当地民众四散奔逃,现场一片混乱;更关键的是,一份来自以色列卫生部门的内部统计被泄露——袭击造成20多人受伤,其中多人伤势严重。这已经不是胡塞武装第一次远程打击以色列,但这一次,真正值得注意的,不是袭击本身,而是袭击之后……
2025年9月24日清晨,以色列南部红海沿岸城市埃拉特的平静被打破。一架自杀式无人机高速飞入城市上空,划出一道死亡弧线,随后剧烈爆炸。硝烟四起,哭喊声取代了原本的海浪声。当地媒体称,这次袭击造成至少22人受伤。发动这次远程打击的,是远在数千公里外的也门胡塞武装。更令人震惊的是:以色列引以为傲的“铁穹”防空系统,在这次袭击中完全失效,未能拦截任何来袭目标。胡塞武装使用的,很可能是经过改装的民用无人机。这类设备成本极低,单架造价不过数万美元,但通过精心设计飞行高度、速度和路线,甚至配合电子干扰或集群突防战术,成功避开了传统雷达探测。相比之下,以色列的“铁穹”系统每套造价高达数千万美元,整个防空网络投入超过百亿美元。过去它曾号称拥有90%以上的拦截率,被视为全球最先进的防空体系之一。可这一次,它没拦住。这不是第一次有廉价武器突破高价防御系统的案例。历史上,马其诺防线、大西洋壁垒、萨达姆的地下堡垒,都曾被认为是固若金汤,最终却被灵活战术撕开缺口。防御方必须堵住所有漏洞,而攻击方只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就够了。铁穹的失灵,暴露了其技术依赖背后的脆弱性——它擅长应对已知模式的火箭弹和短程导弹,但在面对低成本、高灵活性的新型空中威胁时,显得……
2025-09-26
2025年9月2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修正后的第二季度GDP数据:从原先的3.3%上调至3.8%。这是自2023年第三季度4.7%增速以来的最好表现。表面看,这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但仔细拆解,就会发现这份“增长”背后有不少水分。一、增长靠什么?消费和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