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30年,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九卷中论述了“友情”这一话题。他认为朋友应该是限量的,因为一个人很难回报许多人,且人生短暂也令我们回报不及。过多的朋友实际上会成为多余,妨碍高尚的生活。同时,强烈的友爱只能对少数人产生,一个人不可能与许多人共同生活或分享其生命。
到了1982年,木心在旅居纽约时写下《从前慢》,描绘了一个时代的人际关系:“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那个时代,虽然有了电报和报纸,但人与人的交流单位可能是以月为单位,朋友的数量有限是正常的。
而在今天,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联系任何人,微信等工具让所有见过的人都存在于我们的“元宇宙”中。然而,对照亚里士多德的标准,我们会发现,即使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真正能够持续共同生活、共享欢乐并产生同情的朋友仍然是有限的。
初入社会时,我们热衷于交朋友,见人就加微信,以认识“谁谁谁”为荣。但随着年龄增长、经历增多、工作繁忙,我们开始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了解新朋友。从零开始认识一个人成了负担,而将某人归为“朋友”,愿意分担和分享彼此的情绪和生活,则更是一种挑战。
尽管技术进步了不止100倍,人与人之间链接的效率提升了不止10000倍,但我们的大脑和情绪负载能力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因此,“朋友”依然是“限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