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9月14日,中美双方在西班牙开启新一轮经贸磋商。但在会谈开始前两天,也就是9月12日左右,美国先出手了——宣布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其中包括复旦微电子等13家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企业。这种操作并不新鲜:谈判还没开始,先制裁一批中国企业,摆出一副“我手里有牌”的姿态。背后的算盘很直白:你要是想让我取消这些限制,就得拿好处来换。哪怕最后这些制裁照常执行,至少在谈判桌上能多要一点筹码。这在美国已经成了标准流程,业内称之为“虚空造牌”——明明没实质性进展,也要制造点紧张气氛,让对方觉得不妥协就会吃亏。问题是,谁会在坐下来谈之前,先朝对方捅一刀?这算哪门子谈判诚意?面对这种做法,无非两种应对:要么对等反制,要么直接不谈。这次中国选择了前者。9月1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理由是,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已于2025年7月23日正式提交了调查申请,材料齐全、证据充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相关规定,因此决定立案。这个反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准备。更重要的是,它不像美方那样属于“虚招”,而是有实实在在的事实依据。先说清楚什么是模拟芯片……
2025-09-15
李在明从美国访问回国后,迅速采取了一系列震动韩国政坛的举措。他先是将原本独立运作的检察部门彻底重组,紧接着又对军队高层进行大换血——一次性撤换了韩国军队全部现役的上将,并直接让这些人提前退役。这种对军队高层如此彻底的清洗,在韩国历史上前所未有。上一次有总统能对军队实现如此强的控制力,还要追溯到朴正熙时代。从实际权力来看,李在明已经成为继朴正熙之后,韩国最具实权的总统。不过,虽然从去年尹锡悦时期那场被外界称为“极端抽象”的政治风波开始,韩国国内就接连不断上演各种政治大戏,但真正的大动作,还是等到李在明访美归来后才正式展开。如果说朴正熙是靠铁血政变上台,那么李在明这次的动作,手段之果断,控制之严密,甚至比朴正熙当年还要更进一步。他不仅政治耐力强,抗压能力突出,还能迅速推进人事布局。在清除原有……
在今年的阅兵式上,一款新型舰载预警机——空警-600——首次公开亮相。与此同时,美国媒体却把注意力集中在另一款机型上:空警-700。他们推测,这款飞机早已服役,而且正在改变西太平洋的空中力量格局。这个推测不是凭空来的。早在2020年底,美国的卫星就在沈阳飞机公司的机场上拍到了一架外形特别的飞机。它不像以往的任何一款中国预警机,雷达罩形状独特,机身紧凑,引起了美方的关注。当时美军情报部门一度以为这是“高新-16”系列的改进型号,但后来发现,这其实是全新的空警-700。从那以后,这架飞机就成了……
“福建”号航母在完成穿越台湾海峡的航行后,已抵达海南三亚某军港,还没有正式停稳,甲板上就开始忙碌起来。从现场画面看,直-18运输直升机频繁起降,舰载机测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同时,歼-35隐身舰载战斗机和空警-600舰载预警机的轮廓也陆续出现在甲板上,虽然尚未正式公开飞行测试,但这些迹象表明,“福建”舰已进入服役前的最后准备阶段。关于它何时正式加入海军序列,目前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国庆献礼说”——认为“福建”舰南下时机精准,可能赶在10月1日国庆节当天宣布服役,既是对国家的献礼,也能展示海军……
近期,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突尼斯、卡塔尔和也门6国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行动,涉及空袭、无人机攻击等多种形式,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设施损毁,尤其是9月11日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后,仅仅过了48小时,联合国安理会就炸了锅。15个理事国全票通过声明,不光强烈谴责这次袭击,还明确表示支持卡塔尔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最让人意外的是,连一直把以色列当亲儿子护着的美国,这次也举了赞成票……
9月8日,以色列对多个阿拉伯国家发动袭击,其中包括空袭卡塔尔首都多哈。这一举动在中东地区引发强烈反应,舆论一片哗然。不过没过多久,这些愤怒似乎就慢慢平息了。多数阿拉伯国家虽然表态谴责,但最终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出人意料的是,真正站出来硬刚以色列的,不是中东国家,而是远在欧洲的西班牙。西班牙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并决定禁止向以色列出口武器、弹药和军事装备,同时禁止通过其港口向以色列运送燃料。这一系列措施,算是欧洲国家中较为明确的立场表达。从实际影响来看,这些制裁对以色列还不至于造成致命打击。毕竟西班牙本身并不是以色列的主要军火供应国,两国之间的直接贸易也不算多。但禁运燃料这条,多少有点分量——因为西班牙地处地中海西端,是连接大西洋与地中海的重要通道,不少运往中东的船只都会经过它的港口。一旦限制燃料转运,确实会对部分补给线路形成干扰。更引人关注的是双方的言辞交锋。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公开批评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说那不是自卫,也不是反恐打击,而是“对手无寸铁的平民实施灭绝”,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这话一出,以色列立刻反击。内塔尼亚胡总理办公室在社交媒体上称,桑切斯发表了……
最近,国家统计局一位副司长在公开场合谈了当前房地产的情况。他说,今年前八个月,虽然受国内外环境变化影响,楼市有些波动,但商品房销售和住宅价格的同比跌幅正在缩小。去库存的效果还在显现,整体市场正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走。不过他也坦率指出,目前销售量仍在下降,市场的恢复需要时间。接下来要让楼市真正稳住,还得继续努力。这番话看似平常,其实挺关键。它没有用“形势一片大好”或者“彻底崩盘”这种极端说法,而是既承认问题存在,又指出有好转迹象。这种表达方式,比过去那种非黑即白的说法更让人信服。对普通人来说,现在买房确实犹豫。很多人觉得房价还是高,不敢下手;开发商也在降价卖房,但成交量上不去。官方……
2025年9月,全球金融市场最关注的一件事,不是战争,不是选举,而是美联储的议息会议。这将是美国本轮周期内的第二次降息。市场对“降不降”已无分歧,焦点全在:怎么降?降多少?谁来接盘?摩根士丹利给出明确预测:美联储将在9月、10月、12月和明年1月连续四次降息,每次25个基点,累计10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从目前的4.5%-4.75%降至3.375%。之后暂停,观察数据,最终目标利率可能下探至2.875%。这个节奏很急,幅度很大。说白了,美国已经撑不住了。高利率维持了两年,把企业压得喘不过气,房地产市场持续萎缩,政府债务利息支出逼近财政承受极限。再不降息,不是经济硬着陆,就是政府先破产。但问题来了:美元不是普通货币,它是全球金融系统的基石。美国一降息,全球资金流动格局立刻生变。一、降息不是救市,而是转嫁风险美国降息的真实目的,从来不是为了刺激经济那么简单。它真正的算盘是:把国内的金融风险,转嫁给外部世界。过去几年,美元高利率吸引了全球资本涌入美国市场,推高了美股、美债、房地产。现在要降息,利差缩小,这些资金就会掉头往外跑。一旦跑得太快、太集中,美股和美债就可能崩盘。所以,美联储要的不是“自由落体式”降息,而是“软着陆”。怎么软?必须有人提前或同步降息,承接美元外溢的冲击。这个人,最好就是欧洲。在上一轮2024年9月的降息中,中国扮演了“稳定器”角色。我们通过政策协调、市场干预、资本流动管理,稳住了人民币汇率,避免全球资本恐慌性外逃。可以说,没有中国的配合……
2025年9月12日,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启动代号为“西方-2025”的联合军事演习。这场演习计划持续到9月16日,覆盖两国西部多个训练场,涉及陆空协同、快速反应和防御作战等内容。消息一出,邻国波兰迅速做出强烈反应。就在同一天零时起,波兰宣布全面关闭其与白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区域,并向该地区部署约4万名军人。波兰总理图斯克明确表示,这不是临时应对措施,而是长期安排的一部分。这意味着,这条长达数百公里的边境线,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将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对于波兰这一举动,俄罗斯方面很快作出回应。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公开呼吁华沙重新考虑封锁边境的决定,指出此举不仅影响地区正常贸易往来……
2025年9月,中美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首场谈判,历时六小时,结束时双方均未发布任何信息。这很反常。以往即便谈崩,双方也会放点风声,说几句“坦诚交流”“存在分歧”之类的话。这次,彻底沉默。不是谈得顺利,而是谈得艰难;不是留有余地,而是根本没找到共同语言。这场会谈,从一开始就不被看好。美方在会前突然宣布,将多家中国半导体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变相加码施压。中方立即反击,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