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清晨,以色列南部红海沿岸城市埃拉特的平静被打破。一架自杀式无人机高速飞入城市上空,划出一道死亡弧线,随后剧烈爆炸。硝烟四起,哭喊声取代了原本的海浪声。当地媒体称,这次袭击造成至少22人受伤。发动这次远程打击的,是远在数千公里外的也门胡塞武装。更令人震惊的是:以色列引以为傲的“铁穹”防空系统,在这次袭击中完全失效,未能拦截任何来袭目标。胡塞武装使用的,很可能是经过改装的民用无人机。这类设备成本极低,单架造价不过数万美元,但通过精心设计飞行高度、速度和路线,甚至配合电子干扰或集群突防战术,成功避开了传统雷达探测。相比之下,以色列的“铁穹”系统每套造价高达数千万美元,整个防空网络投入超过百亿美元。过去它曾号称拥有90%以上的拦截率,被视为全球最先进的防空体系之一。可这一次,它没拦住。这不是第一次有廉价武器突破高价防御系统的案例。历史上,马其诺防线、大西洋壁垒、萨达姆的地下堡垒,都曾被认为是固若金汤,最终却被灵活战术撕开缺口。防御方必须堵住所有漏洞,而攻击方只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就够了。铁穹的失灵,暴露了其技术依赖背后的脆弱性——它擅长应对已知模式的火箭弹和短程导弹,但在面对低成本、高灵活性的新型空中威胁时,显得……
右侧登录口登录后,可浏览全文
赞
赞
已有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