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右侧登录口登录后,可浏览全文
为期两天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部长级紧急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落幕。结果毫无悬念:一纸强烈谴责声明,外加若干空洞口号。原本指望能出现实质性制裁措施——比如集体禁止以色列船只靠港、切断能源供应或金融封锁——但这些均未出现。会议结束,一切照旧。这并不意外。只要美国霸权尚存,那些日子尚可、被美国“欺负”却未到绝境的国家,就不会真正反抗。弱者的生存逻辑是忍受,而非挑战。敢于对抗强权的,无非三类:已有实力者:如中俄,具备战略对冲能力;走投无路者:如古巴、朝鲜、伊朗,反正已被逼至墙角,不反也是死;不知死活者:如萨达姆的伊拉克、卡扎菲的利比亚,误判形势,主动挑衅,最终落得身死国灭。多数中东国家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类。它们富而不强,依赖美国安全承诺,享受石油红利,虽被轻视,但尚能自保。因此,面对卡塔尔遭轰炸事件,选择克制,实属必然。一、卡塔尔之痛:盟友被弃的警钟然而,克制不代表无动于衷。卡塔尔事件的真正冲击,在于它撕开了美国“保护伞”的最后一层遮羞布。卡塔尔是谁?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军事基地所在地(乌代德空军基地),年租费高达数亿美元;长期向……
2025-09-16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欧美深陷乌克兰泥潭,能源危机、军备耗尽、财政吃紧。很多人当时都在问:这是不是我们收复台湾的天赐良机?为什么我们没动?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很久。表面上看,那确实是窗口期:欧美制裁俄罗斯自损八百,再对中国动手,经济可能直接崩盘;中东虎视眈眈,伊朗、土耳其若趁乱扩张,欧美东西两线应接不暇;国内疫情封控导致经济承压,社会情绪需要新焦点,统一大业既能凝聚人心,又能刺激军工、基建等产业;更何况,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法理正当性远超俄乌冲突,国际制裁压力小得多。按常理推演,此时动手,代价最小,阻力最低。可我们没动。很长一段时间,我只能用“以我为主,不依赖外势”来安慰自己:中国实力足够,不必趁乱而动,等准备更充分时再收,成本更低。但直到近年六代机亮相、9.3阅兵大批新装备“下饺子”,我才真正明白——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把台湾当成终点,而是当作撬动整个战略格局的支点。一、留着台湾,才能名正言顺地“扩军”设想一下:如果中国今天已经统一,没有了“国家未完成统一”这个理由,我们还在疯狂造航母、搞六代机、批量下水万吨大驱,周边国家会怎么想?日本、越南、菲律宾、印度会立刻警觉:你打谁?是不是要收拾我们?它们会迅速抱团,甚至主动邀请美军重返亚太,形成围堵联盟。美国更会借机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把所有军事动作都定义为“霸权扩张”。但有了台湾……
你知道现在全球最热门的偷渡路线是哪一条吗?不是地中海,也不是美墨边境,而是英吉利海峡——从法国北部的敦刻尔克,到英国东南部的多佛。没错,就是二战时期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发生的地方。当年,几十万盟军士兵从这里撤往英国;今天,成千上万的非法移民正反向而行,坐着橡皮艇,试图穿越这条狭窄的海峡,登陆英国……
2025-09-15
印度政府宣布,将斥资226亿美元,采购114架法国“阵风”战斗机。这笔交易,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的军购合同之一。毕竟在2025年5月7日那场印巴空战中,“阵风”的表现已经摆在台面上——被巴基斯坦空军击落,连同印度最先进的预警机系统一起溃败。按常理,这种情况下,印度该反思战术、升级体系、甚至换装备。可它反手就砸钱加购,数量比之前还多。这不是军事决策,是政治行为。莫迪政府买“阵风”,根本不是为了打赢下一场战争,而是为了堵住上一场败仗的嘴。在印度官方叙事里,5月7日那场空战,印度大获全胜。“阵风”不仅没被击落,反而击落了多架巴方战机,包括F-16。全国上下为此狂欢了十天,街头游行、媒体通稿、社交媒体刷屏,仿佛打赢了一场世界大战。既然“阵风”是“胜利的功臣”,那现在追加订单,就成了政治正确。你不买,就是不承认胜利;少买,就是怀疑战果;不大力宣传,就是对国家英雄的背叛。逻辑闭环了:因为赢了,所以要买;买了,就证明确实赢了。至于真实战况?没人敢提。这不是第一次。2019年印巴空战,印度一架米格-21被击落,飞行员阿比南丹被俘。这本是铁板钉钉的失败,可当时正值大选前夕,莫迪政府输不起。于是,官方立刻改写剧本:阿比南丹虽然被俘(事实无法抵赖),但他在被击落前,英勇击落了两架敌机,其中一架还是美国造的F-16。他不是战败者,是民族英雄。回国后,印度政府立刻给他升职,拍电影,搞全国宣传。电影上映后票房不错,他的胡子成了流行发型,连T恤都卖断货。剧情再离谱,只要……
最近,国家连发三份重量级文件,表面上看是常规政策更新,实则暗流涌动——中国城市群、都市圈的格局正在经历一次系统性重估。这三份文件分别是:《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进一步全面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的若干措施》(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方向:国家正在重新定义哪些城市能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哪些区域……
2025-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