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福建”舰穿越台湾海峡、南下南海,这两天刷屏了。航母动向自然重要,但与其重复那些“三航母时代”“即将服役”的常规解读,不如聊点别人没怎么提的细节——J35为何取消了侧弹仓。
这个改动看似微小,实则透露出中国空战理念的彻底转向,甚至可能意味着我们已经在下一代空战体系中,甩开了美国半步。
在2023年阅兵的高清画面中,J35的完整构型首次清晰呈现:没有机炮,也没有侧弹仓。
这和F-35形成鲜明对比。F-35A内置机炮,F-35C虽取消机炮,但仍保留侧弹仓用于挂载AIM-9X格斗弹。而J35连侧弹仓都取消了,意味着它彻底放弃了近距离格斗(dogfight)的作战需求。
这不是技术做不到,而是设计上主动舍弃。
为什么?因为现代空战已经进入“超视距决胜”时代。真正的空战,发生在肉眼看不见的距离,靠的是雷达、数据链、远程导弹和预警体系的协同。
J35的设计逻辑很清晰:
我不准备和你“贴身肉搏”,我要在你看不见我的时候,就把你打下来。
要实现超视距击杀,需要四个关键要素:
中国在这四点上,已经全部就位。
这意味着:在典型交战场景中,J35能在200公里外被空警-600锁定F-35,然后用PL-15或PL-17发起打击。而F-35甚至无法确认目标位置,更别说还手。
这和2019年印巴空战如出一辙:巴基斯坦用预警机+超视距导弹,在印度战机还未发现目标时,就将其击落。
实战已经证明:现代空战,没有“狗斗”的机会。
F-35被美国包装成“万能战机”,全球推销,但其实际表现远不如宣传。
更讽刺的是,F-35部分型号仍保留机炮和侧弹仓,说明其设计仍预设了“进入视距格斗”的场景——这恰恰暴露了其超视距作战能力不足,需要靠近距离搏杀弥补。
而J35直接取消侧弹仓,意味着中国空军根本不认为未来空战会进入视距内。
从这个角度看,J35不是“对标F-35”,而是直接跳过了F-35这一代的设计逻辑。
说它领先F-35半代,不算夸张。
J35只是开始。
从近年公开信息看,中国下一代空中战力的布局早已超越传统平台竞争:
到那时,中美空中力量的差距,可能不再是“半代”,而是整整一代。
前提是,美国继续沉迷于F-35的“销售业绩”,而中国继续专注于实战能力。
一艘航母的动向,是战略信号;
一架舰载机的弹仓设计,是战术哲学。
J35取消侧弹仓,不是“少了个舱门”,而是宣告:
中国空军不再准备打过去的战争,而是已经瞄准了未来的战场。
当对手还在讨论“机炮有没有用”时,我们已经在思考:
如何用激光和AI,让导弹都变得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