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三大信号:大国博弈暗流涌动


2025年09月13日 
 

9月12日,三条新闻几乎同时出现,表面各自独立,实则环环相扣,勾勒出当前国际格局的深层变局:

  1. 中美将启动第四轮高级别会谈,议题首次明确涵盖“国家安全”;
  2. 俄罗斯宣布与乌克兰的和平谈判“暂停”,特朗普推动的“速和”计划遭遇重挫;
  3.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透露:美俄“幕后谈判”正快速推进并取得重大进展

这三件事拼在一起,暴露了一个清晰的战略动向:特朗普正在调整棋路——对华缓和、对俄密谈、对乌搁置、对中围堵


一、中美会谈:从“贸易战”到“战略对表”

美国财政部12日宣布,财长贝森特将于下周在马德里会见中方官员,讨论贸易、经济和国家安全问题,包括TikTok、打击洗钱网络等合作。

中方已证实此事。

这看似一次例行接触,但**“国家安全”被正式列入经贸会谈议程**,性质已完全不同。

过去中美经贸谈判,谈的是关税、市场准入、技术壁垒。如今,安全议题被纳入,意味着双方正在尝试建立一种更高层级的战略沟通机制——哪怕是非正式的。

更关键的是,在此之前,中美防长、外长已分别进行“紧急通话”。这种“防长+外长+财长”的密集互动,说明此次马德里会谈绝非普通技术性磋商,而是一次接近“战略协调”的试探。

彭博社称这是“中美关系升温的迹象”,环球网社论则指出:高层对话正从经贸扩展至外交与安全领域,旨在落实元首共识,增加双边关系的“可预测性”

“可预测性”三个字,才是核心。

它的真实含义是:防止误判,避免擦枪走火
即便经贸分歧无法解决,至少要确保不因意外事件滑向全面对抗。


二、为什么此时谈“安全”?三个现实逼迫美国转向

美国突然提出谈安全,不是出于善意,而是被三重压力所迫:

1. 中国9-3阅兵的震慑效应

中国近期的阅兵,展示的不只是武器,更是系统性军事科技能力的跃升。高超音速、无人集群、反导体系、太空战力……这些不是表演,是战略威慑的具象化。

全球看得清楚:中国已具备“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美军在西太平洋的传统优势正在被削弱。

特朗普再狂,也不敢赌“美军能打赢一场对华战争”。
与其硬碰,不如先稳住,避免在乌克兰和中东两线焦灼时,再被中国“捅刀”。

2. 乌克兰与中东局势双双失控

俄罗斯宣布“和平谈判暂停”,等于打了特朗普一记耳光。他原本指望用“快速停火”换取政治资本,结果战场僵持,欧洲越打越上头。

更糟的是,波兰因所谓“俄罗斯无人机入侵”反应过激,关闭与白俄边境,局势一触即发。
佩斯科夫公开批评这是“情绪过激”,实则是向美国喊话:你们的盟友不配合,和平进程没法推进

与此同时,以色列轰炸卡塔尔境内目标,中东火药桶再度被点燃。
美国现在是两头烧:一边是欧洲可能爆发全面战争,一边是中东随时升级为地区大战。

两场战争同时烧,美国根本分身乏术

3. 美国内部危机四伏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仍在最高法院审理,合法性存疑;
  • 物价高企、失业上升、债务逼近极限,经济随时可能爆雷;
  • 其政治盟友查理·柯克被刺杀,国内极化加剧,“倒特”风暴正在酝酿。

在这种内忧外患下,特朗普若再激化对华矛盾,等于自寻死路。


三、美俄密谈:真正的“大动作”在幕后

就在俄罗斯宣布“谈判暂停”的同一天,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却放出惊人消息:

美俄之间的“幕后谈判”正快速推进,并已取得重大进展。

他还强调:这些谈判不局限于乌克兰问题,而是涉及“所有其他问题”

欧尔班是谁?他是欧洲少数敢公开反对援乌、反对对俄制裁的领导人,也被特朗普称为“非常非常聪明”的人。
特朗普曾承认,自己就俄乌问题向欧尔班请教,而欧尔班的回应是:“中国在贸易上击败你,俄罗斯则通过冲突击败你。

这句话,点破了美国的战略困境。

因此,欧尔班的爆料,极可能是特朗普阵营有意释放的信号——美俄正在绕开乌克兰,谈更大的交易

什么交易?

  • 修复美俄关系,打破“中俄结盟”的战略困局;
  • 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尤其是在中东、北极、能源等领域;
  • 以牺牲乌克兰为代价,换取俄罗斯在其他问题上的让步。

换句话说:乌克兰战争可以继续打,但美俄关系必须先稳住

这正是特朗普的“迂回战术”:
明面上推动停火,暗地里与普京谈“后乌克兰时代”的安排。

一旦美俄达成默契,特朗普便可回过头来,以“抛弃乌克兰”为筹码,逼迫欧洲接受“双普会”方案——哪怕这意味着乌克兰割地求和。


四、中国的困境:能源、贸易、地缘三重围堵

美俄若真达成某种默契,中国将面临严峻挑战。

1. 能源通道受威胁

  • 中俄能源合作是战略支柱,但今年前7个月贸易额已现下降;
  • 若美俄关系缓和,俄罗斯可能减少对华能源依赖,转而与美欧谈价格;
  •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已公开批评伊朗对“中国单一买家”的依赖——这正是美国乐见的局面,可借机离间中伊关系;
  • 美军近期在委内瑞拉频繁活动,明显针对中委能源合作。

中国虽在发展新能源,但化石能源依赖仍高。一旦多条能源通道被美国间接封锁,后果严重。

2. 关税围攻正在形成

  • 墨西哥已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二次关税”;
  • 特朗普正向欧盟、七国集团施压,要求对中国和印度购买俄能源产品加征关税;
  • 若欧洲因乌克兰问题迁怒中国“挺俄”,可能推出对华制裁。

这是典型的“第三方围堵”:美国不动手,但煽动盟友出手

3. 中欧关系面临裂痕

欧洲视中国为“制度性对手”,若中国继续大量进口俄油,欧洲舆论必然发酵“中国助俄战争机器”的叙事,进而推动对华制裁。

美国乐见其成——中欧对立越深,美国越能坐收渔利


五、特朗普的算盘:缓和是假,围堵是真

综上,特朗普的真实战略是:

  1. 对华“稳”:通过安全对话制造缓和假象,防止中国在美最脆弱时出手;
  2. 对俄“谈”:绕开乌克兰,与普京谈更大交易,瓦解中俄战略协作;
  3. 对盟友“压”:利用欧洲对俄仇恨,换取其在对华问题上的配合;
  4. 对中“围”:发动第三方关税战、能源封锁、地缘挤压,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是一套典型的“迂回打击”策略:
表面上握手言和,背地里布下杀局。


六、中国的应对:不打军事牌,但绝不任人宰割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不搞军事扩张,这是战略定力。

但和平不等于软弱。
中国早已看透特朗普的把戏: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 经济上,加快内循环,突破核心技术,减少对外依赖;
  • 外交上,深化南南合作,拓展“全球南方”朋友圈;
  • 军事上,持续现代化,确保底线威慑能力;
  • 能源上,多元化布局,强化战略储备。

特朗普可以搞密谈、打迂回,但中国不会被拖入被动。
博弈才刚刚开始,谁笑到最后,还未可知。



已有0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米莱崩盘:一场自由主义闹剧的谢幕演出
下一篇:查理·柯克被杀案:由“自己人”开枪的美国政治悲剧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