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位妈妈在群里吐槽孩子放假只知道睡觉打游戏,写作业催十遍都不动。没收手机后,孩子顶嘴说“不让玩就不学习”,甚至一气之下躲到奶奶家不回来。面对这种情况,父母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批评和打击,但这只会加剧亲子关系的紧张,并让孩子积累更多负能量。
从心理学角度看,父母的焦虑和抱怨会与孩子的情绪产生“共生”效应,即父母焦虑,孩子也焦虑;父母挖苦、讽刺孩子,孩子的负能量也会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产生以下心理:无论学不学都一样,反正父母总是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父母只关心成绩,从不关心内心的想法;生活只有无尽的竞争,毫无乐趣可言。
一位网友分享了她的经历:以前儿子稍有差错,她就会大发雷霆,结果儿子变得越来越抗拒,学习上也愈加懒惰。后来她了解到,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价值感和成就感,过多的负能量教育只会引发逆反心理。于是她开始改变方式,不再给孩子增加负能量,而是尽量选择好的方面来夸奖孩子:数学考差了就夸语文有进步,体育不好就表扬表达能力。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开始主动与她分享烦恼,愿意商量学习上的问题。
当孩子表现出颓废时,父母应避免挖苦和打击,而要用正能量的话语激励孩子,让他感受到真正的关心和爱护。美国亲子教育专家丽贝卡·艾恩在《积极养育》中写道:“记住,他是一个有积极动机的好孩子,只不过做了糟糕的选择。纠正行为时要带着同情心,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损害他的自我概念。”通过积极的养育方式,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