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最近看中美之间的角力,越来越清楚一点:不是谁喊得响谁就赢,而是谁的底盘稳、路子对、后劲足,谁就能掌握主动。过去那种“美国出招、中国接招”的局面正在翻篇。现在的情况是,美国还在原地跺脚叫阵,中国已经低头赶路,走出很远了。国与国的博弈,说到底拼的是经济和工业底子。美国确实有钱,但它的钱是怎么来的?印钞机开足马力,国债堆成山。2025年,美国国债突破37万亿美元,摊到每个美国人头上超过10万美元。这数字不是未来预测,是现在的真实负担。更麻烦的是,美国的经济增长靠什么?消费拉动,股市撑场,房地产波动。真正的制造业早就空心化,从钢铁、造船到芯片封装,大部分环节都不在本土。它所谓的“再工业化”,喊了十几年,结果呢?台积电在亚利桑那的工厂延期三年还没量产,英特尔自己都砍项目。政府砸补贴,企业拿钱跑路,最后啥也没落下。通胀一直卡在3%上下,美联储不敢轻易降息,一松银根就怕通胀反弹。国际组织普遍预测,2025年美国GDP增长不到2%,有些机构甚至直接说:衰退就在眼前。这不是危言耸听,是趋势。反观中国,没搞金融霸权那一套,也不靠收割全世界过日子。我们走的是……
2025-09-15
2025年9月12日,福建舰穿过台湾海峡,直奔南海。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航行,而是一次宣告:中国终于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型航母,且即将正式服役。这艘满载排水量超8万吨、配备电磁弹射系统、全通甲板的巨舰,标志着中国在航母技术上完成了从“能造”到“造得好”的跨越。它不是用来凑数的摆设,而是实打实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战略平台。从此,中国成为全球唯二掌握电磁弹射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现役航母的国家……
最近,美国突然把军舰开进加勒比海,对委内瑞拉摆出一副要动手的架势。不少人看得一头雾水:这都21世纪了,美国还玩炮舰外交?真要打仗,犯得着吗?其实这事不难懂——美国不是想抢地盘,而是急了。它发现,光靠自己已经压不住中国了。世界不再是冷战时美苏两家分天下,而是进入“战国时代”:中美俄土这些大国各占一方,谁也不服谁,都想当自家门口的“话事人”。俄罗斯在东欧收复影响力,中国在亚洲巩固势力,那美国呢?它的战略支点在哪?答案是:美洲。现在美国的战略很清晰:要想跟中国彻底“脱钩”,先得把自己的后院稳住。不能让任何国家在“美国家门口”跟中国眉来眼去。而委内瑞拉,正好撞上了枪口。委内瑞拉不是普通对手。它是南美反美的“硬骨头”,几十年不买美国账,还跟中国、俄罗斯走得很近。更重要的是,它有全世界最大的已探明石油储量,尤其是重油资源丰富。这种油提炼难度大,但一旦工业化处理成熟,就是能源自主的关键拼图。美国现在搞“再工业化”,喊了多年要重振制造业,可没有稳定、可控的能源供应,全是空谈。从加拿大到墨西哥,再到南美北部,这一圈如果能整合成“美洲能源+制造带”,就能摆脱对外依赖,特别是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所以打委内瑞拉,表面是惩罚“不听话”,实则是杀鸡儆猴:你看看,连中国罩着的国家,我都敢动。其他国家还想跟北京合作?掂量掂量后果。特朗普政府这次动真格的可能性确实比以前高。不是因为多恨马杜罗,而是因为时机到了。美国需要一场局部震慑,来确立它在……
美国又在搞事情了。最近几天,以法国为首的北约国家突然向波兰大规模调兵。F-16、“阵风”战机陆续进驻,北约启动所谓“东部哨兵”行动,名义上是回应波兰声称有俄制无人机越境。表面看是俄乌冲突的延伸,实则背后是美国在下一盘大棋:借俄罗斯问题,强行把整个西方绑上对抗中俄的战车。这不是临时起意,是早有预谋。早在2017年特朗普第一次执政时就明说了:美国的最大对手是中国。北约前秘书长也承认,美国搞垮俄罗斯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腾出手来全力对付中国。这话已经把底牌亮出来了——俄罗斯只是前菜,中国才是主餐。所以,美国这些年一直在推“新冷战”。它知道跟中国正面硬刚拼不起,就想拉帮结派,搞阵营对抗。原本想忽悠俄罗斯反华,结果普京根本不吃这套。现在转头就加码施压欧洲,逼北约把战略重心东移,一边压俄罗斯,一边围堵中国。波兰这次高调喊话“俄无人机入侵”,时机太巧。9月12日刚提诉求,北约立马响应,英法德迅速派兵派装备。波兰本就是北约东翼最激进的成员,亲美反俄,军费明年要冲到GDP的5%,国内已经怨声载道。美国乐见其成——波兰越紧张,北约就越要增兵,欧洲就得掏更多军费,还得买美国武器、买美国液化天然气。北约秘书长吕特说:“东翼安全要欧洲主导。”说得好听。可德国军费已提到GDP的2.1%,财政赤字逼近70%;法国、匈牙利还在用俄油;整个欧盟能源成本翻倍,工业外流严重。美国一边喊“集体安全”,一边高价……
2025年9月14日,伦敦爆发大规模反移民抗议,警方估计参与人数在11万至15万之间。这场集会迅速失控,抗议者与警察爆发激烈冲突,26名警员受伤,数人重伤。现场砸车、纵火、投掷杂物,秩序几近崩坏。按英国七千万人口计算,这场骚乱的规模相当于中国有160万人上街闹事。要是真发生这种事,全国看守所立马爆满,司法系统直接瘫痪。可英国——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底子还在,监狱、警力、应急机制全压上去,撑得住。而且这还只是开始,抓的人只会更多,不会更少。马斯克通过视频连线“现身”现场,瞬间引爆全球媒体。他没亲自到场,但声音响彻集会现场,支持者高呼他的名字。表面上看,他是在声援“言论自由”和“反政治正确”,实则是在给英国极右翼打气。问题是,一个美国科技富豪,插手英国街头政治,算哪门子民主?
欧洲街头的喧嚣,中东地区的战火,美国政治的荒诞——世界像个分裂的舞台,每个角落都在上演截然不同的剧本。而最近在美国,一场以“言论自由”为名、实为大规模猎巫的行动,正席卷社交媒体和现实生活。一名美国陆军上校斯科特·斯蒂芬斯因评论极右翼活动人士查理·柯克之死,遭到停职。他在社交媒體寫道:柯克之死是悲剧,但他长期在校园散播仇恨、种族主义与歧视,“我们不该对豹子终于咬掉他的脸感到惊讶”。这番话,明明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护的言论,却成了……
2025年9月,法国爆发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社会动荡。抗议浪潮席卷全国两百多座城市,从巴黎到马赛,从里昂到波尔多,街头烈火熊熊。民众焚烧轮胎、垃圾桶,封锁主干道和高速公路,公共交通瘫痪,学校全面停课,卢浮宫、奥赛博物馆等文化地标紧急闭门谢客。警察与示威者激烈冲突,多人被捕,警员受伤,部分餐厅、商店和政府建筑遭纵火,浓烟蔽日,秩序崩坏。表面看,导火索是总理贝鲁推出的438亿欧元财政紧缩计划:取消两个公共假日、削减医保支出、冻结养老金调整。但问题没这么简单。法国人不是不能吃苦,而是拒绝被当成“替罪羊”——一边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一边看着政府把钱源源不断地送往乌克兰战场。先看这轮紧缩到底有多狠。取消两个公共假日,意味着一年少休两天,多工作……
从今年起,印度的日子明显不好过。过去几年它高调扩张、左右逢源,自认能借美国之力崛起,踩着中国肩膀上位,结果现在四面受挫,战略全线遇冷。不是别人针对它,而是它自己撞上了三重铁壁:国际格局变了,地缘算盘落空了,发展老路也走不通了。先看印美关系。曾经,印度和美国打得火热,一个想当“亚洲搅局者”,一个想围堵中国,俩人一拍即合。华盛顿甚至放出话来:中高端产业归美国,低端制造让印度接盘,中国直接被踢出局。这盘棋听着美,可现实是……
9月10日,枪杀美国右翼网红查理·柯克的嫌犯泰勒·罗宾逊落网。22岁的罗宾逊出身犹他州一个典型的白人中产家庭,成绩优异,拿过大学奖学金,按常理本该走一条“美国梦”标准路径。但他最终选择用一把枪结束柯克的生命,随后被亲生父亲向FBI举报,才没能彻底消失。案发后,共和党与保守派迅速将事件政治化,把柯克塑造成“殉道者”,掀起一场席卷全美乃至波及盟国的悼念潮。英国、澳大利亚街头出现集会,韩国人也走上街头喊出“今天我们都是查理·柯克”。一些韩国民众白天游行,晚上守灵,哭得情真意切。可讽刺的是,在柯克被杀前,绝大多数韩国人根本不知道他是谁。这场全球哀悼来得突兀,也来得精准。它不是自发的情感流露,而是一场有组织的政治动员。柯克生前是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阵营的旗手级网红,靠煽动对立、挑衅左翼、制造争议积累流量。他不是政客,也不是思想家,就是一个靠“骂人”吃饭的意见领袖。他的死,对一部分人是悲剧,对另一部分人却是解脱。可美国当局和保守派的反应,不是调查案件、反思暴力,而是立刻转向“追查凶手同党”——哪怕对方只是在网上说了一句“死得好”。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兰道在9月11日发推,公开威胁所有持有或申请美国签证的外国人:不得在……
2025-09-14
英国广播公司放出消息,说因为十几架无人机9月10日进入波兰领空,北约终于要动真格了——多个成员国要往东欧调兵遣将,加强波兰方向的防御。丹麦要派2架F-16战斗机和1艘军舰,法国要派3架“阵风”,德国要出4架“台风”,英国也表态“全力支持”,但具体出什么,还得“稍后公布”。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跳出来骂这事“不可接受、极其危险”,波兰总理图斯克则宣布,波兰和盟友已在领空展开“预防性空中行动”,还拉响防空警报,关闭机场,组织士兵搞反坦克、反无人机演习。看起来架势不小,一副马上要摊牌的劲头。可仔细一扒,全是喊话,实打实的支援少得可怜。波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