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2025年9月21日,英国首相斯塔默宣布,英国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同一天,葡萄牙外交部也发表声明,承认巴勒斯坦为主权国家。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在7月24日表示,法国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承认巴勒斯坦国。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在7月30日透露,加拿大计划在联大期间采取同样行动。下一周,联合国大会将在纽约召开。法国和沙特阿拉伯将于9月22日共同主持一场推动“两国方案”的国际会议。据透露,包括法国、英国、加拿大在内的约10个国家,将在会议期间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目前,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随着英、法、加三国加入,七国集团(G7)中将有三个国家正式承认巴勒斯坦。此外,美国的其他盟友如澳大利亚、比利时、卢森堡等国,也计划在22日宣布承认……
2025-09-22
2025年9月18日,特朗普在和英国首相斯塔默会面时,突然提到一个跟会谈主题完全不沾边的事:美国要收回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这话说得没头没尾,现场记者都愣了。但仔细一想,也不奇怪——特朗普又在拿拜登开涮了。他一直看不惯拜登政府2021年从阿富汗撤军的方式,这次又旧事重提,说那次撤军是“彻头彻尾的灾难”,美国本可以“体面地”撤出,同时保住对巴格拉姆基地的控制。他还说,这个基地战略价值很高,正准备重新夺回来,理由是……
2025年9月2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条消息:“如果阿富汗不把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归还给它的建造者——美国,糟糕的事情就会发生!!!”语气很冲,三个感叹号,还加粗,一看就是情绪上头了。两天前,他在英国访问时,突然对记者说:“有个小突发新闻——美国正准备重新夺回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他还给出一个理由:“你们知道吗,它离中国核武器制造地只有一个小时航程。”这话听着就离谱。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在阿富汗境内,什么时候成美国的地了?谁给美国发的产权证?再说“建造者”——最早修这个基地的其实是苏联,美国接手后扩建了而已。至于“离中国核基地一小时航程”,更是无稽之谈。巴格拉姆在阿富汗东部,离中国边境还远着,中间还隔着巴基斯坦和喜马拉雅山脉,哪来的“一小时”?阿富汗人直接回了一个字:不塔利班现在控制阿富汗,而巴格拉姆基地对他们来说,是美国20年军事占领的象征。当年美军驻扎在那里,发号施令,搞审讯、搞空袭,阿富汗人早就恨透了。所以,特朗普这话一出,阿富汗官员立刻回应:不可能。他们说得清楚明白:“即使美国承认塔利班政府,并承诺帮我们重建国家,我们也绝不会让出一寸土地来换美军回来。”“我们不会给美国人任何军事存在的机会。如果非要来,我们愿意再打20年。”这话不是吓唬人。塔利班跟美国打了20年,从没认过怂。现在美国自己撤了,回头又想回来,还拿“糟糕的事情”威胁,这不是打脸是什么?特朗普到底想干什么?……
2025年9月,以色列空袭卡塔尔首都多哈,引发地区震动。这一事件的后续影响正在显现——沙特阿拉伯与巴基斯坦正式签署共同防御协议,建立军事同盟。这不仅是两国关系的升级,更可能成为撬动整个中东地缘格局的一根杠杆。而中国,由于长期与巴基斯坦保持紧密合作,正处在这一变化的有利位置。沙特和巴基斯坦的军事合作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早在1967年,两国就签署了首份防务合作协议。过去近60年里,双方举行过超过120次联合军演,巴基斯坦为沙特培训了超过8200名军事人员。长期以来,沙特王室的部分安全保卫任务都由巴基斯坦军人承担。这种深度信任,为今天的军事同盟打下了基础。2019年,沙特曾承诺向巴基斯坦投资200亿美元,涉及旅游、矿业、石化、农业等多个领域,并成立了由沙特王储小萨勒曼和巴基斯坦总理牵头的协调委员会。但当时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经济和军事培训层面。如今的新协议则明确写入:“对一国的攻击即视为对两国的侵略。”这比过去“情报共享”的条款有了实质性跨越,意味着一旦沙特或巴基斯坦遭到外部军事打击,另一方将视同自身受袭,可能采取军事回应。巴基斯坦是全球九个拥核国家中唯一的穆斯林国家。其“沙欣-1A”弹道导弹射程达900公里,可搭载核弹头,技术成熟。虽然协议没有明说巴基斯坦会向沙特提供核保护,但有巴基斯坦国防官员透露,两国安全合作涵盖“所有军事手段”,这自然包括核威慑能力。这意味着什么?过去,以色列被普遍认为是……
最近,被称为“黄金通道”的中欧班列陷入停滞。原因是波兰突然关闭了与白俄罗斯的所有边境口岸,导致大量列车无法通行。中国发往欧洲的货物进不去,欧洲运往亚洲的货也出不来。这条线一卡,不仅影响中欧贸易,连波兰自己也跟着受损。2025年9月20日,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方曾与波兰达成保障中欧班列畅通的协议,但波兰随后以“安全”为由,恢复了因俄白军演而关闭的边境口岸,结果导致约300列中欧班列滞留,运输中断。这件事在网上引发热议。很多人问:波兰到底想干什么?……
最近有人认为,美国突然抛出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是因为中美在马德里会谈谈崩了,美方气急败坏才出此下策。这种说法把因果搞反了。实际情况是:美国先动手,会谈才开始。这不是谈判失败的结果,而是谈判前的策略铺垫。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时间顺序:9月10日,中国外长与美国国务卿通电话。中方明确警告美方,在台湾问题上要谨言慎行。这次通话不是偶然,很可能是中方已经掌握情报,知道美国即将在台湾问题上制造事端,所以提前发出警告。9月12日,美国在台协会(AIT)公开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同一天……
从2025年8月7日开始,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以所谓“贩毒”罪名对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发出通缉令,此后美军迅速在加勒比海集结重兵,摆出一副要动真格的架势。截至目前,美军已在该区域部署了8艘水面舰艇,包括一艘两栖攻击舰、两艘两栖登陆舰、两艘驱逐舰、一艘巡洋舰和一艘濒海战斗舰。此外,至少有一艘核潜艇在水下活动,同时还有海军陆战队地面部队和10架F-35战斗机进入战备状态。在这期间,美军击沉了两艘委内瑞拉籍船只。第一次发生在9月2日……
2025-09-21
2025年9月19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命令:今后申请H-1B签证的外国人,每年必须缴纳10万美元费用。不是一次性,是每年都要交。这个数字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听错了吧?10万美元?比很多人的年薪都高。但这事真是特朗普干得出来的。命令当天签署,两天后,也就是9月21日就要生效。只给了一天缓冲期。消息一出,大批原本不在美国、但持有或正在申请H-1B签证的外籍人士立刻慌了。不少人连夜订机票,赶在21号前飞回美国,生怕政策一落地,人就进不去了。虽然白宫后来澄清,这项收费只针对新申请者,已经拿到签证的人暂时不受影响,但大家还是不敢赌。毕竟特朗普的风格太unpredictable(不可预测)——今天说的,明天可能就改了。谁敢拿自己的工作和身份开玩笑?表面上看,这是个移民政策调整。实际上,这是赤裸裸的“捞钱+施压”组合拳。H-1B签证是美国发给外国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签证,主要用在科技行业。谷歌、苹果、微软这些大公司每年都要申请几千个名额,用来招聘工程师、程序员。而这些人里,很大一部分来自印度。原因很简单:印度工程师技术不错,英语流利,工资要求又比美国本土员工低不少。对公司来说,性价比高,能省成本。可这对特朗普来说,就是“抢美国人饭碗”。他一直认为……
这次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按常理,利率一降,美元应该走弱才对。但奇怪的是,美元指数没怎么跌,反而稳住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市场预期被提前管理了。美联储一边降息,一边释放“未来不会大幅宽松”的信号,等于变相告诉市场:别指望大放水,我们只是小幅调整。换句话说,这次降息看起来是放松,实际上效果接近收紧。给点甜头,又不让大家太兴奋。玩的就是这种预期管理。美国在金融操作上确实老道。从政策口风到市场节奏,拿捏得很准。国内不少人对此佩服得不行,甚至有点盲目崇拜,总觉得美国金融市场怎么动都对,自己这边怎么做都不行。现代金融体系是以美元为核心的。谁掌握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谁就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全球资本流向。特朗普(懂王)当总统那会儿,经常一句话就能让股市大涨或暴跌。他随便发个推特,市场就得抖三下。这不是因为他有多高明,而是因为他的位置决定了信息的权重。他身边的人,只要提前知道政策动向,就能提前布局,赚得盆满钵满。据说那一波,他家族及相关圈子赚了大约300亿美元。这还只是一个短期掌权者的收益。那真正长期影响美联储决策的那些人——比如华尔街大行、美联储内部核心圈、幕后金主——在过去一百年里,到底从中获得了多少利益?这个数字恐怕没人敢算。金融说白了,就是信息的游戏。谁离权力近,谁就掌握……
特朗普说的“赚钱”,不是吹牛,是有实际操作支撑的。今年7月,美国和北约签了一个叫“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的协议。这协议说白了就一句话:美国负责提供武器,钱由欧洲国家来出。这就像开了一家军火店,美国是供货商,欧洲是客户,乌克兰是使用者。美国不用自己掏钱,也不用承担运输和后续维护的成本,只管发货,钱全由欧洲买单。没过多久,这笔“生意”就落地了。9月1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将接收首批价值1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其中包括“爱国者”防空系统的导弹。这些武器是美国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