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根据巴基斯坦媒体《黎明报》等消息,卡塔尔和阿联酋已明确表示要加入“沙特-巴基斯坦共同防御协议”,这个原本是两国之间的安全合作机制,正朝着“四国联盟”方向发展。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公开表示,这一共同防御框架已经向其他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开放,欢迎更多国家加入。中式武器打出了信任……
2025-09-20
2025年9月16日,国际刑事法院再次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出通缉令,指控他在加沙战争中涉嫌犯下“反人类罪”。然而,就在外界以为这会带来某种收敛时,内塔尼亚胡却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大以色列不是梦想,而是我们犹太民族的天赋使命。”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它背后是一套长期存在、并正在逐步实施的政治和宗教构想。一、“大以色列”从哪来?“大以色列”这个概念,最早出自《旧约圣经》。其中提到,上帝赐予犹太人的土地“从尼罗河到幼发拉底河”,范围远超今天的以色列国界——包括现在的巴勒斯坦、黎巴嫩南部、叙利亚西南部、约旦全境,甚至埃及的西奈半岛。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兴起,这个宗教概念被重新包装成政治目标。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利库德党正式提出“从河流到大海”的口号,意思是:从约旦河到地中海之间的整片土地,都应成为犹太国家。虽然这个范围比圣经描述的小很多,但在以色列右翼看来,这只是第一步。他们认为,现代以色列的边界是临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两条蓝线”之间的完全控制——这两条线在象征意义上,就代表“从河流到大海”。如今,“大以色列”已成为以色列右翼政党的主流共识,而内塔尼亚胡正是这一理念的坚定推动者。二、用战争和定居点一步步……
中东局势最近又有新变化。2025年9月17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宣布,将对以色列实施制裁,包括部分中止《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中的贸易条款。制裁对象包括两名以色列极端主义部长和一些暴力定居者。紧接着,英国传出消息: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国。这可不是小事。英国是美国最紧密的盟友之一,长期在中东问题上紧跟美国步伐。现在它要迈出这一步,说明欧洲对以色列的不满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那么,英国为什么要这么做?背后有几笔账要算。一、道义压力:再不承认就站不住脚了。目前全球有180多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其中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印尼等大多数国家。不承认的,基本是美国及其核心盟友,比如五眼联盟成员(美、英、加、澳、新),再加上德国、法国、日本,以及一些东欧国家。英国作为美国的“铁杆”,一直跟着不承认。但现在情况变了。继续这么站队,等于把自己放在国际主流的对立面。尤其是在联合国和各种国际场合,英国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越来越被动。现在英国宣布要承认巴勒斯坦,是看清楚了大势:再不承认,道义上就说不过去,国际形象会受损。与其被动挨骂,不如主动调整,显得自己“与时俱进”。而且一旦英国带头,其他欧洲国家也会更方便跟进。德国、法国这些国家早就有人呼吁承认巴勒斯坦,但一直下不了决心。英国一动,它们的压力就小了。二、国内政治:穆斯林人口越来越多,不能……
2025年9月19日,中美领导人进行了今年第三次通话。这次通话并不意外,因为此前特朗普和美国财长贝森特都提前透露过消息,属于“预告在先”。从双方释放的信息来看,这次通话的核心议题,依然是TikTok问题。当然,通话不可能只谈一件事,但其他话题基本属于“各说各话”,真正有实质进展的,还是TikTok。通稿里的细节:一次“有温度但没成果”的沟通我们先看中方发布的通话通稿。第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通稿没有“应约”二字。此前几次通话都有“应约”,说明是美方主动提出。这次没写,很可能是因为通话时间是在9月14日马德里会晤时就定好的,属于既定安排,不是临时发起,所以不算“应约”。通稿第二句说:“就当前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就下阶段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作出战略指引。”这句话听起来挺正式,但关键词是“交换意见”。对比9月14日马德里会晤的通稿,用的是……
当全世界都在盯着以色列坦克开进加沙的时候,南美洲正悄然酝酿一场可能的大规模军事冲突。这一次,主角是美国和委内瑞拉。最近,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公开放话,称特朗普正在策划其第二任期内“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目标直指委内瑞拉。理由是:委内瑞拉“屡教不改”地参与毒品走私,美国“阻止无效”,只能“开战”。这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实际行动在配合。几天前,美国宣称……
过去几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字节跳动出售TikTok美国业务,否则就禁止其运营。这项政策早已写入法律,原定执行日期一再推迟,主要就是因为特朗普顶不住压力。TikTok在美国拥有超过1.7亿用户,占美国人口一半以上,其中活跃用户超8000万。如果强行封禁,等于直接得罪上亿选民,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将彻底失去支持。这对正在备战中期选举的特朗普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在最近一次马德里举行的高级别会谈中,美方态度出现明显松动。会谈后,特朗普宣布双方达成框架性共识:将以“合作”方式解决TikTok问题,而非强制出售……
这几年常有人说:“外国人不来了”“中国和世界关系变差了”。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人,好像都不来中国了。这种说法到底准不准确?我们不妨用数据说话。我查了北京2019年上半年和2025年上半年的入境外国游客数据。为什么选北京?因为它是外国人来华的主要门户之一,数据也统计得比较细,能按国家分开看。上海的数据我也看了,趋势基本一致……
民进党搞教育、改课本、鼓吹亲日,一步步改变社会风气。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几十年积累的结果。现在台湾的年轻人,很多人选修日本历史,不学中国历史。这种局面,早就不是靠骂几句、警告一下就能扭转的。大陆人一直盼着统一,这心情可以理解。过去条件不成熟,统一不了。现在实力强了,但两岸的心理距离反而更远了。很多人觉得,只要导弹一响,台湾就回来了。这话听起来痛快,但现实没那么简单。打仗可能短时间解决问题,但战后怎么治理?怎么让台湾人真正回归?这才是……
2025年9月18日,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详细介绍了他们最新大模型DeepSeek-R1的训练过程。这篇论文有几个关键信息:训练成本只要29.4万美元,而同类大模型动辄烧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差距巨大。用了512颗英伟达H800芯片完成训练,但下一代模型R2将完全转向华为昇腾910B芯片。回应了外界对“模型蒸馏”的质疑,并通过同行评审,证明其技术路径是独立、可验证的。《自然》杂志特别指出,目前全球大多数大模型都没有经过独立学术验证,基本是企业自己说了算。DeepSeek是第一个把训练细节完整公开、接受科学检验的,等于是在全球面前“亮出底牌”。这不是普通的论文发表,而是对整个AI行业的一次“降维打击”。它说明:不需要天量资金、不需要美国芯片、不需要照搬美国模式,也能做出世界顶级的大模型。更关键的是,R2已经在路上。一旦发布,训练效率和性能可能再次跃升。这对那些靠烧钱堆出来的AI项目来说,意味着什么?很简单——你花几十亿做的东西,别人花几百万就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几年前,美国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AI芯片,英伟达H100、H800被列为禁售对象,当时很多人担心中国AI会“断粮”。但现在情况反过来了:中国不是“买不到”,而是“不想用”了。DeepSeek-R1虽然用了H800,但R2将全面转向华为昇腾910B。这不是出于政治表态,而是有实际支撑:国产芯片已经够用,甚至更好。昇腾910B在特定任务上的性能不输H800,而且不受外部断供威胁。模型效率提升,对芯片数量需求下降。DeepSeek-R1只用512块芯片就完成了训练,而美国……
中国新一代空空导弹测试速度达9马赫最近,多家媒体报道称,中国正在测试一款新型空空导弹,代号PL-XX,飞行速度已达到9马赫。另有非官方消息称,这款导弹在末端冲刺阶段速度可能高达20马赫,射程约1200公里。射程1200公里这个数据是可信的。此前的PL-17空空导弹射程约500公里,PL-21达到1000公里,作为更新一代的型号,PL-XX突破1000公里合乎技术发展规律。至于末端速度是否真能达到20马赫,目前尚无权威证实,还需后续观察和验证。但仅以9马赫的速度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