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要搞明白美国为什么对华为这么紧张,得先说说互联网是怎么回事。很多人觉得互联网就是个工具,用来发消息、看新闻、买东西。但对美国来说,互联网从一开始就不只是工具,而是一个全球性的情报系统。互联网最早是美国军方搞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在战争中保持通信和信息控制。所以它天生就带“情报”属性。后来这个系统慢慢扩展,成了今天我们用的全球互联网。但它的本质没变:美国是这个系统的总控中心。你可以把全球互联网想象成一个五层楼的结构,美国站在最顶上,一层一层往下控制。第一层:美国是总指挥。美国掌握着互联网的根服务器、核心协议、技术标准。全球的网络流量,很大一部分都要经过美国的节点。这意味着,美国有能力监听、拦截、甚至操纵全球的网络信息。过去曝光的“棱镜门”事件、美国监听德国总理默克尔电话的事,都不是偶然。这说明,美国早就把互联网当成了自己的情报工具。第二层:各国的……
2025-09-21
最近,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看起来又紧张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说对普京“很失望”,还要求欧洲盟友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甚至扬言要制裁从中印买俄油的国家。与此同时,美国开始向乌克兰交付价值1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包括“爱国者”防空系统的导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出来表态,说已经收到北约“优先支援清单”里的第一批武器。这些动作都在传递一个信号:美国还在支持乌克兰,美俄对抗没有缓和。但与此同时,另一些消息却让人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9月12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电台讲话中透露,美俄之间的谈判进展很快,而且“和乌克兰问题无关”。这话一出,很多人觉得奇怪。一边是公开施压,一边却在私下谈事?更耐人寻味的是,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随后也表态:美俄之间的对话一直在进行,双方正在讨论能源合作,特别提到了“萨哈林1号”项目——这是俄美在能源领域的一个合作案例。一边嘴上说要制裁,一边又在谈能源合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再看战场。俄罗斯总统普京说,愿意在和平谈判中“有条件妥协”。可与此同时,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却说,俄军在所有战线上都保持进攻态势。一个说要谈和,一个说还在打,这不矛盾吗?而美国这边……
2025年9月9日,以色列对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动空袭,造成人员伤亡。这个动作在国际上引起巨大震动。卡塔尔不是普通国家,它是中东局势的“中间人”,很多敏感谈判都在那里进行。现在以色列直接打上门,等于打破了中东长期维持的一种默契。更关键的是,这次袭击发生时,哈马斯代表正在多哈和美国方面谈停火。以色列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动手,明显是不给谈判留余地。事后,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合作组织迅速反应,57个国家联合谴责以色列。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种对中立国首都的军事打击,严重违反国际法。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不反思,反而在9月15日公开把矛头指向中国和卡塔尔。他说,中国和卡塔尔利用社交媒体“放大反以信息”,还说要投入资金反击所谓“信息战”。这话听着像是甩锅,但背后其实反映出以色列现在处境尴尬,急需找人背锅。以色列打卡塔尔,图的是什么?这次行动不是冲动之举,而是有明确战略目的。第一,试探美国的底线。据以色列媒体第12频道报道,这次空袭得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默许。袭击发生后,美国驻卡塔尔使馆只发了个“避难通知”,没对以色列提出任何批评。这种“沉默”被很多人解读为纵容。但问题在于……
最近韩国挺热闹。一边是34岁的韩国海警为救一名落水的中国老人不幸遇难,引发两国公众关注;另一边,首尔街头却有人组织反华集会,喊着“中国干预大选”“经济衰退是中国人害的”这类口号。9月19日,韩国媒体传出消息:国务总理金民锡下达指令,如果事态继续升级,将对这些反华集会采取强硬措施。这事儿听着有点矛盾:一边是民间救人牺牲的温情,一边是政治集会的敌意。到底怎么回事?这些集会不是突然冒出来的。从今年6月李在明当选总统后,韩国部分右翼团体就开始在首尔频繁组织示威。他们打出的口号很熟悉:“中国干涉韩国选举”“李在明亲华就是背叛美国”“韩国经济不行都怪中国”。乍一听,还以为中国是哪个霸权国家在操控韩国。可实际上,中国对韩国一直以经贸合作为主,外交上也没搞过什么强制手段。这些右翼团体的真实身份其实很清楚:他们是亲美派,也是前总统尹锡悦的支持者。集会现场经常能看到美国国旗,有人用英语喊口号,作风和西方NGO组织的套路一模一样。说白了,这些人不是反华,而是亲美。他们的目标不是保护韩国利益,而是维护过去几十年韩国亲美路线的“政治正确”。在中国看来……
以前美国跟中国谈,总带着一股“我是老大”的劲儿,动不动就说“从实力地位出发”。今年年初,美国一边在科技、贸易上搞限制,一边又想跟中国谈,结果中国根本不理。那时候美国还想端着架子,中国就晾着它。但从9月开始,情况变了。9月14日,中美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经贸会谈;9月19日,两国元首通话。这说明美国态度软了,中国也愿意接招。为什么美国低头了?因为几轮交手下来,它发现“实力地位”这套在中国这儿行不通了。更关键的是,它手里能卡中国脖子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卡塔尔这个国家,别看地方小,能量不小。它有半岛电视台,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阿拉伯语媒体之一。中东不管是政府还是武装组织,有什么话想放出去,往往都通过它。更重要的是,卡塔尔是中东的“谈判中心”。不管是政府对政府,还是政府对反政府组织,很多秘密谈判都在多哈进行。因为它跟谁都能说得上话——和美国关系好,和欧洲关系好,和中国关系好,甚至和伊朗、哈马斯也保持联系。再加上它特别有钱。卡塔尔已探明天然气储量排世界第三,占全球13.1%;石油储量也不少,占全球1.5%。全国人口才305万,其中本地公民只有45万左右,剩下都是外籍劳工。2024年,卡塔尔人均GDP是7.16万美元,是中国的5倍多。要是按本地人算,那更是人均百万级别。这么一个既有钱、又有媒体、又有人脉、还和各大国关系都不错的国家,按理说应该很安全。但它偏偏被以色列打了。而且是在美国主导的谈判期间,在美军最大的海外基地——乌代德空军基地旁边,被人炸了。更讽刺的是,卡塔尔刚在2025年5月和美国签了总额超过2435亿美元的大单:买了波音客机、通用电气发动机,还花了几十亿美元买美国MQ-9B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说白了,就是交了一大笔“保护费”。结果呢?真出事了,美国没拦,没解释,也没报复以色列。这让卡塔尔彻底明白一件事:钱买不来真正的安全。中东的平衡为何崩了?过去几十年,中东基本是“三国演义”:一边是以色列和西方支持的力量;一边是沙特为首的逊尼派阵营;一边是伊朗为首的什叶派阵营。这三股势力互相牵制,谁也吃不掉谁。在这种格局下,像卡塔尔这样的小国,反而能左右逢源,当个中间人,赚取外交红利。但现在不一样了。伊朗阵营被持续打压,影响力大幅缩水;沙特虽然有钱,但军事上一直……
2025年9月18日,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公开表示:根据巴基斯坦与沙特最新签署的《战略共同防御协议》,如果沙特需要,巴基斯坦的核能力可以为其提供支持。这是巴基斯坦首次明确表态,等于正式承认将沙特纳入自己的核保护伞。这一消息震动中东,也引发外界对地区格局变化的广泛讨论。更引人关注的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近年来多次公开批评以色列,甚至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希特勒相提并论。与此同时,土耳其与沙特、巴基斯坦的互动频繁,让人不禁猜测:土耳其会不会有一天退出北约,转而加入这个正在形成的中东新安全联盟?……
最近几年,以色列在国际上的处境越来越孤立,支持者变少,批评声越来越多。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TikTok这类社交媒体打破了过去西方主流媒体对中东议题的舆论控制。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媒体在报道巴以问题时,普遍偏向以色列。很多关于加沙地带平民遭遇的视频和新闻,在传统平台上要么被删除,要么被限流。普通欧美民众看到的信息,大多是经过筛选的。他们很少能直接看到加沙医院被炸、学校被毁、平民伤亡的画面。比如在Quora、X(原Twitter)等平台上,只要发布对以色列不利的内容,账号很容易被封禁。很多人因此不敢发声,整个西方社会就像处在一个“信息茧房”里,只听得到一种声音。但TikTok不一样。这个平台对内容的审核机制和西方传统社媒不同,关于加沙的视频在这里传播得很快。大量现场画面被上传:倒塌的楼房、街头的废墟、受伤的儿童、死去的婴儿、失去亲人的家庭……这些画面真实、直接,冲击力很强。这些内容以前在西方媒体上几乎看不到。现在通过TikTok,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国家的普通用户都看到了。很多人是第一次意识到,加沙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人道危机。随着这些视频的广泛传播,西方公众对以色列的看法开始动摇。过去很多人认为以色列是“民主灯塔”“中东唯一民主国家”,现在看到这些画面后,开始质疑这种说法。更关键的是,这种质疑不是只来自少数群体,而是逐渐成为主流。从纽约、波士顿到伦敦、巴黎,支持加沙、反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游行越来越多。参与者不只是……
2025年9月19日,中美两国领导人通电话,谈了两个多小时。通话结束后,双方都发了消息。中方说:这次沟通是“务实、积极、建设性的”。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回应:通话“非常富有成效”。这通电话不是突然来的。此前5天,中美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高级别会晤,算是为这次元首通话做了铺垫。再往前看,美国为了争取在谈判中多点筹码,动作不少:鼓动欧盟对中国加税、派美英军舰穿航台海、在日本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怂恿菲律宾在黄岩岛搞小动作,甚至还暗中让波兰截停中欧班列。说白了,美国还是老套路:想一边谈合作,一边拿刀指着你,逼你让步。可问题是,这套在今天的中国面前,已经不好使了。现在中美之间的较量,时间在中国这边,主动权也在我们这边。这不是喊口号,是实实在在的趋势。从这次通话内容看,特朗普的调门明显软了。根据中方通报,他讲了这么几件事: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非常精彩”;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合作能办成大事,美方希望和中方保持长期良好关系;支持双方团队磋商,妥善解决TikTok问题;愿意和中方一起维护世界和平。这和过去动不动加关税、搞制裁的强硬姿态,明显不一样了。彭博社7月就注意到,特朗普最近对中国的语气缓和了不少,目的是为了促成这次元首通话,推动贸易谈判。这种态度,和他对其他贸易伙伴动辄威胁加税的做法,完全是两回事。说白了,就是对中国硬不起来,只能坐下来谈。不光是特朗普,他身边的人也变了。马德里会谈后……
有些事,当时看着挺狠,过后才发现是臭棋。比如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又比如打阿富汗、伊拉克这两场仗,还有后来制裁中兴、华为。炸使馆那件事,让中国人彻底看清一点:指望别人仁慈没用,只有自己强大才安全。这件事反倒刺激了中国加快技术自立的决心,埋头发展,反而追得更快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美国花了上万亿美元,拖了二十多年,国力被耗得差不多了。更关键的是,这期间中国在闷声搞建设,科技、工业、基建全速推进。等美国回过神来,发现对手已经快追到身后了。2018年特朗普上台,对华打贸易战,也是个败招。之前很多人觉得,国际市场啥都能买,没必要什么都自己搞,连耕地红线都争论要不要守。那时候企业采购国产设备,总担心:“万一出问题谁负责?”现在大家问的是:“万一美国断供怎么办?”2020年,美国对华为下手,直接切断芯片供应。当时华为确实难,手机业务几乎停摆,连操作系统都没着落。但五年过去,局面大变:鸿蒙系统出来了,麒麟芯片回来了,就连光刻机这种最难的设备,也有了突破。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芯国际正在试运行一台国产深紫外(DUV)光刻机,由上海宇量昇科技研发。这台机器通过多重曝光技术,能生产5纳米芯片。更重要的是,它的大部分零部件已经国产化。这个“宇量昇”听着陌生,其实背景很深。它只有两个股东:一个是上海创科微,另一个是深圳新凯来。创科微是上海国资委全资控股,新凯来是深圳国资委全资控股。表面看是两家地方国企,背后其实是……